第135部分 (第1/4页)

德国的坦克突击群和人海涌入敖德萨城,没有死的乌克兰方面军基本都是打着白旗直接出来投降,如果政委是俄罗斯,就会被乌克兰士兵直接干掉,如果政委是乌克兰人,也会和其他士兵一起,根本就不抵抗就出来投降了。

铁木辛哥很快知道了前线的真实情况,乌克兰方面军里面的乌克兰籍士兵根本就是不战而降,这种情况下纵然铁木辛哥有回天之力,也是没有办法打赢这场仗的,铁木辛哥也开始从心底不在信任乌克兰人,匆忙之间就把指挥权交给了鲍里索夫政委,因为鲍里索夫就是一个乌克兰人,交了指挥权的铁木辛哥和瓦图京就连忙赶到敖德萨港口,乘苏联潜艇离开了敖德萨……(未完待续……)

PS:有月票的兄弟,投来吧,元首只是为了生存而已,仅此而已,落叶需要兄弟们的认同和支持,感激涕零。

第两百二十六章 乌克兰党卫军

铁木辛哥离开后不久鲍里索夫就下令投降,本来乌克兰人就不想为了斯大林打仗,他们把德国人看成了解放者,作为乌克兰人的鲍里索夫不可能违背所有乌克兰人的意愿,与1940年4月22日下午三点下令敖德萨的所有部队向德国党卫军投降。

张俊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欢迎会,除了参加的有德国党卫军师级以上的所有军官,还有乌克兰方面军的所有师级以上军官,这些投降的乌克兰人,张俊根本就没有把他们当做俘虏对待,只是暂时性地交出了武器,饭菜管够,比起苏联的伙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这让投降的乌克兰更加深信,德国是来解救他们的。

另外张俊还邀请了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两位党卫军中将,经过大家的仔细详谈,鲍里索夫同意退出苏联的政党,宣誓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同时还宣誓加入德国党卫军。鲍里索夫本人被任命为党卫军少将,着手组建乌克兰党卫军第一军,军长以下军官的名单由鲍里索夫本人提名,张俊签发。这等于张俊是完完全全把乌克兰党卫军的控制权交到了鲍里索夫手上,乌克兰党卫军的所有军官也将是鲍里索夫提名的。这让鲍里索夫当时就感激涕零,感谢张俊这个总司令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次欢迎会张俊还发布了一个《民族平等宣言》和一部《土地法》

“《民族平等宣言》

今天,民族平等不在是一种口号,我们将立即在新苏联境内现实。只有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下。才能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各民族观的核心思想,成为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从一国范围来讲,要求国内民族一律平等;从世界范围来讲,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完全平等。民族虽然有大有小,有的先进,有的落后。但决不能以此来划分优劣、贵贱。大民族与小民族、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在权利和地位上都应该是平等的。

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就是说,各民族不仅在法律上、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实行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也要完全平等。实现各民族权利的平等,一方面要禁止任何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另一方面要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禁止对少数民族的任何压迫和歧视行为。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绝对不容许一个民族享有任何特权”。

第三。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不仅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相对后进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真诚地、无私地和长期地帮助原来受压迫的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帮助他们赶上先进民族的发展水平,消灭因历史等原因造成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繁荣。

第四,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无权利的义务和无义务的权利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是统一的。各民族在充分行使平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土改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废除集体农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苏联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二章土地的没收和征收……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三章土地分配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