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问题打下是能打下斯大林格勒,需要多久,需要损耗多少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张俊估计,斯大林格勒经过这一个月的加强,武器弹药充足,防御工事完善,就算张俊手中有两百多万兵力,斯大林格勒只有哪么大,这么多兵力根本就排不开了,所以打下斯大林格勒最少需要二十天,损失的兵力不会小于三十万。

另外苏联人的“巴祖卡”反坦克武器也会在巷战中大量击毁德国的坦克,就连山寨99式坦克,在巷战中也是非常危险的,山寨99式的菊花可顶不住“巴祖卡”60型的攻击。

以上这两条路,都是行不通的,张俊选择任何一条路都是陷入历史的轮回,但是张俊很快找到了第三条路,即不走隆美尔路线,也不打斯大林格勒,张俊就带着自己的部队直插文森特还在坚守的城市——奥尔斯克,解救出文森特然后直奔苏联心脏——乌拉尔工业区。

苏联不是想把战争拖入冬季吗?既然德国没有办法在冬季以前完全解决苏联,张俊就打算剑走偏锋,直接把苏联的老窝去占了,苏联一旦失去乌拉尔工业区,就是没有爪牙的病猫,德国在出兵把苏联的北方港口占领了,苏联将很快完蛋。

这条进攻路线很危险,一旦成功,德国将牢牢战据苏联战场的绝对主动权,苏联绝对没有翻身的可能,失去乌拉尔工业区同时又被截断远东的所有铁路,莫斯科的所有苏军只能被困死,莫斯科在无外援的情况下,绝对坚持不了多久,实在不行德国还可以派兵去芬兰,从芬兰出击,直接占领苏联北方的几个主要港口,截断这些港口与莫斯科的交通就可以了。

张俊既然决定在一次赌命,那就立即开始行动,首先是拟定战略计划,然后请隆美尔和莫德尔两人推演,在他们同意后,张俊还是把这份战略计划上报给了希特勒,当然希特勒也没有批复张俊的电文。

张俊的兵力安排是张俊亲自带着80万新编党卫军其中含6个装甲师,直插乌拉尔工业区,莫德尔统领欧盟军队一百五十万防御斯大林格勒,外加二十万党卫军,含两个装甲师。隆美尔统领七十万党卫军在进攻粱赞,其中十二个装甲师。艾克统领三十万党卫军先去波罗的海三国,在乘船去芬兰,然后从芬兰出击苏联北方的港口,此时的苏联不可能在北方布置太多的兵力,这个张俊可以肯定。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一章 古比雪夫大桥

斯大林为了保卫莫斯科,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到莫斯科来防御,而苏联的其他地方兵力就空虚得多。但是只要给苏联时间,他们就会武装起足够的兵力,张俊当然不会在给苏联这样的机会。

为什么张俊不集中兵力攻击一点,这个问题张俊也是想过的,如果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在冬季来临前,也许可以拿下莫斯科,但是苏联并没有丢掉乌拉尔工业区,整个苏联漫长的冬季,都是他们恢复的时间,此时的美国因为德国拿下法国,已经正式对德国宣战了。

美国在这里玩弄了一个分化的手腕,只对德国宣战,并没有对整个欧盟宣战,欧盟那些墙头草国家,如果看到德国的弱势,将立即倒戈一击,所以张俊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拿下苏联的武器生产基地,同时在莫斯科战役,吸引了苏联剩余的绝大多数军队的时机,一举拿下苏联北方的港口,断绝苏联的外援。失去外援和自产武器的苏联,就算有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资源,也是必定会败亡的。

隆美尔和莫德尔在仔细听过张俊的讲述后,也同意了张俊的做法,现在两百万武装党卫军被分为四个方向,张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是张俊的民族宽松政策现在效果越来越明显,光是俄罗斯的党卫军人数都达到了两百五十百万,其中布柳赫尔率领一百万支援隆美尔战场,叶戈罗夫率领一百五十万跟随张俊扫荡被占领的苏联地方政权,同时建立一些防御阵地。彻底把苏联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只要斯大林失去欧洲精华部分。就算斯大林有日天的本事。也是拯救不了苏联的。

1940年8月1日,张俊带领两百多万部队开始顺着苏联的铁路调动,因为张俊的部队十分的庞大,所以必须尽可能地利用苏联的铁路系统,从罗斯托夫到文森特的奥尔斯克当然有铁路相连,但是必须绕路,那就是从罗斯托夫出发,顺着隆美尔进攻的路线走。到达粱赞火车站,在到古比雪夫。

粱赞火车站已经被隆美尔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所以不用担心,最让张俊担心的是古比雪夫南边一百多公里的古比雪夫铁路大桥,这座铁路桥长三千多米,有苏军的一个步兵团在防守,张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