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 (第1/4页)

张之洞倒了说了一句实话,军队不差那些破铜烂铁,这支规模已经膨胀到近四百万人的军队,在战争结束之后,总会进行大规模的裁军,裁军之后势必也将会剩余大量的武器,那些俄国武器自然也就没人能看得上了。

“……所以,臣觉得,我们大可以大方一些,把缴获的武器都归还给他们,这也算是我们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毕竟从古至今雪中送炭者极少!”

“这很好!”

诧异的看着张之洞,似乎是在为他的这个建议而惊讶,唐浩然突然笑道。

“香涛,你这个建议提得很好,我看不但缴获的武器可以归还给他们,我们还可以批准一笔对俄国的专门贷款,毕竟这可是一百多万军队,即便是米哈伊尔得到德国的帮助,他们也无法为这支军团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持,所以呢?”

话声略微一顿,唐浩然又接着说道。

“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后勤支持,一百多万军队啊!足够我们把这场战争中的剩余物资消耗个差不多了……”

战争剩余物资,这是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回避的,而现在,这些原本将会以极为廉价的价格处理的剩余物资却可以卖个高价,既处理了这些物资,又能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当然,更重要的这将会开户中俄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一亿元!”

吐出这个字眼,唐浩然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我看在赔款问题上不需要太过于坚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亿元的信用贷款,用于购买我们的商品,用于保障军队的作战,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再提供一亿,当然,这些贷款只能用于购买我们的商品!”(未完待续。)

第338章 伦敦的决断(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伦敦的冬天是阴冷的,大雾终日笼罩着伦敦,在那大雾之中,人与车似鬼魂一般,只能听到电车的叮叮声还有马车的马蹄的哒哒声,在这个时候,是交通意外最常发生的时候,也正因如此,路人们总会尽可能的靠近街边行走,而在街边,背着包的卖报人则在那里大声疾喊着。

“看报,看报,最新德奥联军占领明斯克,乌克兰独立运动遭受重创……”

“看报,中俄两国在柏林进行秘密谈判……”

卖报人的喊声穿透了浓雾,在空气中回荡着,一些关心时局的路人买过报纸,在公共电车的的站台处等待着电车的时候,看着报纸,在报纸上一些评论人指责中国背弃了英国,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同感,在他们放声咒骂着中国人的时候,电车来了,人们迅速的登上电车,显然忘记了这电车是由中国生产的。

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间,来自东北的工业品在大英帝国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下,进入了英国、进入了欧洲,不仅仅只有廉价的玩具、服装、电灯、铅笔以及粗呢,当然还有诸如电车、地铁之类的现代化工业产品。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对于许多英国人而言,中国依然是那个愚昧的、落后的,甚至可以说野蛮的东方国家,至于那些中国商品,也仅只是廉价罢了,他们甚至并不关心商品来自什么地方,相比于其出产地,对于英国的中下阶层平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价格。

平民们可以不关心中国,但是政治家们却不能忽视中国,准确的来说,是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变化正在影响着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在最近一段时间,各国的外交官注意到,唐宁街有关中国的消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而有时候,一些小道消息,实际上正是政治家们透露出去的,希望让对方听到的。在国际外交事务上这种“小道消息”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很多时候,一些大事件,正是由这些小道消息所左右的。

而对于身为殖民地大臣的张伯伦来说,现在,一个在伦敦外交界传播的小道消息,正在困扰着他,或者说困扰着英国。

“……这个消息表明,中国人已经希望不再与我们在菲律宾的问题上达成任何共识,在中国大使馆的招待宴会上,他们的大使曾在私下里询问,能否向我们的海峡殖民地派出官员学习殖民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