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

“主公英明。”阿荣抱拳说道,然后略微一思考又讲到:“这天津卫有什么特别的,为何是守护京城的重地,石亨也要到此地公务一番。”

卢韵之说道:“天津之所以叫做天津,战国就有这个称呼,但是那些只记载于一些散文诗词之中,不足以考究。真正的被称呼为天津卫那是源于明成祖朱棣,那时候他还只是燕王,靖难之役中朱棣就是从此处乘船渡大运河南下,开始了争权夺势的,故而称呼为天津,意思不言而喻,天子经过的渡口。后来这里驻兵,你应当知道卫是军队的单位,也就顺利成章的称为天津卫了,这座小城也渐渐地在军队旁边滋生,加之后来的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的产生,我们现在在的这座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军队吃军队,这座城市的根本在于军队。”

“这里濒临京城,与京城周边驻军互成三足鼎立之势,守卫着京城,当时我们与于谦京城决战的时候,不也有些忌惮这里的守军吗?这里通航通海,加之大军驻守,以后定有发展。”卢韵之讲到。

阿荣点点头,嘿嘿一笑说道:“跟着主公真长见识。”

“你呀,多去读读书,以前还算用功,现在独当一面了,反而懈怠了。”卢韵之撇了阿荣一眼说道,阿荣挠挠头说道:“知道了,主公真啰嗦。”

“我踢你。”卢韵之也笑了起来,主仆之间私下毫无约束,名为主仆实则兄弟。

就这样,过了五日,石亨提前到了天津卫。石亨乃朝廷大员,若是行程安排太过准时,难免会有仇家行刺他,看来石亨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所以小心翼翼。如今于谦和卢韵之虽然都不动声色,但实则已经剑拔弩张暗地里准备了,石亨手握重兵,虽然不及于谦和卢韵之势大,却也是至关重要的权臣,稍有不慎得罪了于谦或者卢韵之,那还不立刻就会被暗杀。过往的那些交情比起江山社稷和对天下的野心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石亨巡查了防务和对当地的军队演兵一番后,就被三个卫所指挥使和全体将领请进了天津卫小城的衙门之中,当地知县和其他官员左拥右护围绕在石亨面前,大献殷勤。连当地官员都如此这般,更别说军中将领了,都盼望着石亨能记住自己,从此飞黄腾达一番。

正当石亨看着众将对自己谄媚不断暗自发笑的时候,一衙役跑了进来对知县低语两句,知县眉头一皱附耳吩咐两声,衙役跑了出去。不消多时,就听府衙外有高喊之声。石亨乃行伍从军之人,自然耳聪目明,于是问道:“知县大人,门外是何人喧闹。”

知县有些为难了,平日里他和李大海的关系不错,沆瀣一气共同鱼肉百姓,虽然现在李大海不太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但是对自己的孝敬也没有断过。可是面前的这人是朝中大员石亨,想到自己的前程也只能如实禀报:“回禀石将军,门外有人想宴请石将军,被我拦了,正在聚众叫嚷,下官已经派人去哄走他们了,大人不必理会。”

“有点意思,门外那人想要请我赴宴,为何要哄他们呢?到底是什么人,让知县大人如此紧张。”石亨混迹官场多年,一眼就看出了知县的不自然,介于他与知县地位悬殊也不用留什么面子,于是直言不讳的问道。

第六十七章 诗词请帖

知县连忙回答:“是一个叫李大海的人,乃是。。。。。。。乃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这个知县倒是也讲义气,没有说出李大海只是一个土匪恶霸,害怕给李大海带来杀身之祸,于是便把恶名远播的土匪恶霸头子李大海称作了乡绅。

石亨扫视众将领,却见众将领面容之上皆有变化,心中得知这个李大海必有来头,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乡绅那么简单。

既然有所古怪,石亨便想要诈一诈这些属下,反正自己不怕什么,小小的天津卫就算再有来头的人又能如何通天呢,即便是皇亲国戚凭着自己现在地位一样不必顾虑。

于是,石亨沉声佯装发怒的样子说道:“只是一个乡绅吗?!乡绅哪里来的这么大胆子,敢来叫嚣府衙,还要宴请本将军!”

从队列之中走出一个青年将领,他身份不算太高,只是个游击副将,可是素来看不惯李大海和知县的所作所为,这时候站出来抱拳扬声说道:“启禀大将军,我知道李大海是谁。”

石亨看了一眼那个青年将领,觉得雄姿英发朝气蓬勃,不禁心生好感语态温和的说道:“那你就来说说吧。”

这下子不光是知县,不少将领都开始冷汗直冒了,他们都有李大海有或多或少的牵扯,从中赚足了好处。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