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徐有贞点点头,李贤这个人真是上道,也不亏自己当时把他当做自己人弄进内阁,现在虽然都为内阁大臣,但是内阁以徐有贞为首,所以李贤通常还以徐有贞为马首是瞻的,对此徐有贞很是满意。

听了李贤的话众人放心,既然有人挑头了,那就各抒己见吧,反正到时候东窗事发罪魁祸首还是这个李贤轮不到自己身上,于是纷纷起身附和。

末座是都察院御史杨瑄,他自从投入徐有贞门下后一只不太受重视,不过看到今日徐有贞效仿汉末王允办这个家宴,商讨对付石曹二人,杨瑄也希望能像王允家宴上的曹操一般,一语惊人,就算不成功也能扬名天下。想到能与曹阿瞒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有同样的开始,杨瑄隐隐激动着,那准时机站了出来。

真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果然杨瑄的话够震撼:“禀徐大人,李大人。徐大人一言为国为民,感人肺腑,令在下十分感动。在下愿明日早朝参上那曹吉祥一本,属下认为分而击之实为上策,先对付曹吉祥,等他倒了石亨一介武夫也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徐有贞听到这话连连头赞道:“杨贤弟果然才智过人,这个分而击之说得好,说得好啊。”

这句杨贤弟一叫出来,杨瑄欢喜万分,座下老人却纷纷心中暗笑:“杨瑄这个傻鸟,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且等着以后和曹吉祥以后记恨他吧。真要是翻了脸,要惩办这个杨瑄,凭着徐有贞的脾气性格决计不会为了这等**费周折的搭救。不过事事皆有以外,结局也难说啊,高层博弈孰是孰非未可知,就看他的造化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总之这么危险的活不让自己干就好,混到这个地步也没必要为了一句两句贤弟,或者徐有贞的看重而冒险。多数人投靠徐有贞一求自保寻个靠山,二来不过是帮着痛打落水狗罢了,这种冲锋陷阵的事情,他们是决计不会干的。”

杨瑄却不以为然,依然自鸣得意,徐有贞和李贤两人官位最高,连胜夸赞杨瑄:“真乃好御史也,敢于进言。”杨瑄听了夸奖更加舒畅了,拱手抱拳鞠躬不断。

第二十章 天的安排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众人列于殿前无人感喧闹,也无人会交头接耳,不过曹吉祥和徐有贞的身份最贵,是夺门而生的新贵人物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两人肆无忌惮的交谈起来。

曹吉祥说道:“我听说徐大人对江州知府的任命很是关注啊,不如卖给咱家一个面子,我有一个表弟啊叫高进,是个学富五车可以任用之人,我想让他做这个江州知府,不知道徐大人意下如何。”

徐有贞斜眼看了看曹吉祥说道:“这件事应该去问皇上,问本官作甚,就算是不问皇上,曹公公也该去问吏部众大人,朝廷又不是我徐某一个人的。”

“这话就不对了,咱们同为夺门的功臣,商量着为朝廷提拔一两个官吏,还不是咱们私下商量就可以解决的。这等杂事又怎么好劳烦皇上,吏部那边还不是徐大人您一句话的事,当然吏部尚书我也知会过了,徐大人只要放行,他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我知道您对这个江州知府的位置很是看重,想要安排给您的门生,这样好不好,我出五万两银子,权当请您喝茶,日后有了别的职位再让给徐大人的门生也不迟,您就权当卖我一个人情吧。”曹吉祥说道。

徐有贞听了曹吉祥的话勃然大怒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当朝廷命官成了你纳财圈钱的工具了吗,真是不像话!”

徐有贞声音极大,百官偷偷侧目而视,曹吉祥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面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吗,许久才冷哼一声拂袖战到一旁不再理会徐有贞。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朱祁镇上殿了,程序往下走着,朱祁镇先当场对一些折子进行了批示,并且做出处理意见,当然其中也有大臣出来劝阻,当然他们各自属于不同的阵营,自然出发点也不同,意见不一的地方互相据理力争起来。

朱祁镇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做出了坚持己见和待定再议两种批示,也算是相应的给了诸臣一些面子,场面还是较为皆大欢喜的。殿前的事情很快就来到了杨瑄参上的那本走着的问题上,朱祁镇凝眉看了看,然后说道:“真是朕的好臣子,敢于直言相谏不惧权势,我想要好好地嘉奖一下都察院御史杨爱卿了,”朱祁镇突然放下那副赞扬的表情,怒喝道:“曹吉祥何在?!”

“臣在。”曹吉祥连忙上前答道,朱祁镇把奏折扔到了曹吉祥面前的地上,说道:“你自己拿起来看看。”

看着朱祁镇面带怒气,曹吉祥连忙捡起奏折读了起来,奏折上写着他几大罪状:贪污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