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琛!�

赵匡胤一言不发,只听太后喜道:“哦?哀家倒不记得小周后也在这里,她既是襄王妃的姐姐,也算与我们赵家攀亲带故。皇上,既然你已经封了那李煜做什么右千牛卫上将军,也不要太慢待了人家,便是要让她为哀家献舞,又何苦将她拘在光义的府里。昌儿的面上恐怕也不好看。”

赵匡胤起身答道:“母后说的是。”赵光义听了,赶紧陪笑道:“母后休要生气,此事是儿臣做的不对,我即刻便让人将她请了过来。”

太后点了点头。秦王和燕王见赵光义额头上汗珠潸潸,一路小跑着出宫而去,不由对望一眼,相视一笑。

众人在御花园中推杯换盏,酒过三旬之后,方才见到赵光义一身大汗地又跑了回来,拱手说道:“母后,皇兄,小周后已在殿外侯旨,还请母后示下。”

太后点头道:“宣。”半柱香的功夫,便见周薇一身紫衣,摇摇摆摆,穿花拂柳而来,轻轻跪倒在台下,拜道:“罪妇周薇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小花也已是多日不见周薇,此刻见她面容消瘦,神情苍白,一对圆圆的酒窝之上一丝笑意也无,眼中早集了满满一眶的泪水,唯有死命咬了唇角方才没有让它滴落下来。赵德昌见了,轻轻叹了口气,趁众人不备,从怀中掏出一块锦帕递给了她。

秦王和燕王见了周薇,脸上却有一丝失望之色,赵德昌见他二人转头又要向小花望了过来,忙轻轻挡在小花身前,对太后笑道:“皇祖母,您看小周后与孙儿的王妃可是一对姐妹花。”

太后听了,不由点头笑道:“违命侯妻,平身吧。你既是昌儿的大姨子,哀家也不忍他们慢待了你。听说你要献上一舞与哀家,可有此事。”

周薇听了,俯首说道:“启禀太后娘娘,薇儿的确略通舞技,愿献上一舞,为太后与皇上助兴。”

太后正要说话,只听赵德昌在身旁拍手笑道:“皇祖母,孙儿也略通音律,不如就由孙儿来替姐姐伴奏如何,也算斑衣戏彩,博奶奶一笑。”

太后呵呵一笑,抬手摸了摸赵德昌的头,说道:“好孙儿,奶奶一年多没听你的琴声,有时候想得紧了,便让那些个宫中的琴师为哀家弹上一曲,谁知竟全无趣味。你若是略通音律,天下的琴师们都该羞死了。”

赵德昌笑而不答,见宫人们刚才听了太后之言,早就取了一架古琴放在了花园一侧的案台上,便立起身来,急急忙忙走了过去,谁知他从高台踏阶而下,一个立足不稳,竟是四脚朝天跌倒在了台下的青石上。

众人见了,都不由大吃一惊,太后赶紧站了起来,大叫道:“昌儿、昌儿,你没事吧,来人,快来人啊,还不把襄王扶了起来。”

宫人赶紧一拥而上,只见赵光义抢上一步,早已将儿子从地上拉了起来,太后见了,扶了宫人的手,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见赵德昌并无大碍,唯有一双手被碎石划了几道细细的血口,方才松了口气,怒道:“哀家说要在宫里设宴,你们偏要设在此处,若是昌儿有个好歹,看哀家饶了你们那个。”

皇后忙站了起来,一声也不敢言语。赵匡胤上前躬身赔笑道:“母后不要生气,此事都是孩儿的错,来人,还不快宣太医。”

赵德昌听了,扶了太后的胳膊,笑道:“皇祖母,此次是昌儿莽撞了,您千万不要责怪他人,这里光线又敞亮,空气又清新,皇伯母为了让您老人家高兴,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只是昌儿的手受伤了,不能为姐姐伴奏,这可如何是好?”

太后搂了赵德昌在怀里,心疼道:“你这个实心地的傻孩子,是你身子重要,还是弹琴重要?哀家听皇上说,如今违命侯和他兄弟们已在汴京住下了,这舞什么时候看不得。”

赵德昌摇了摇头:“皇祖母疼我才这样说,只是我绝不忍让皇祖母失望。都说那违命侯琴棋书画无不妙绝天下,何不请他来伴奏,他与孙儿的妻姐本是夫妻,他们一曲一舞,也算是珠联璧合。”

太后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见赵德昌已经连声催促着宫人去请违命侯了,究竟不愿扫了他的兴致,点头道:“罢,既然你们都说好看,哀家今日便也开开眼界。”

众人只得重新回席就坐,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见到李煜被几个宫人领着急急而来。太后不等他行礼完,便说道:“违命侯平身吧,今日委屈你夫妻二人与我们歌舞助兴,若是果然好,哀家必定有赏。”

李煜轻轻一叹,抬起头来,见周薇站在台下,眼中泪光点点,正无语凝望着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