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方止。’吾闻是说,暗暗走上山半,果见牛与虎斗。细细审视,牛似斗之久而气喘不息,虎以斗之久而畏怯欲行。无何斗停,各向后路而退。弟子见牛、虎已退,方上山顶。顶有古刹一座,人迹毫无。其中住持,谅畏牛、虎而他往也。”三缄曰:“牛与虎斗于此地,主何先兆耶?”狐疑曰:“大约此山,牛有其穴,虎亦有其穴。牛不服虎,而逐虎于他所;虎不服牛,而欲逐牛于异方,故两两搏击如是。”三缄曰:“既有古刹,吾师弟暂居于是,看属何为?”是夜,师徒在刹栖止。

次早,三缄独自出刹视之,遥见牛从东方而来,虎自巽方而至。渐相近矣,各逞雄威。虎舞爪以搏牛,牛举角以击虎,奋力争斗。争斗良久,牛退而虎亦退,各得一息肩之所,似欲气定而复搏击焉。三缄视之已悉,手持飞龙瓶,向牛虎抛来。

其瓶倏然坠地,为虎衔着。牛似不服,欲争于虎而夺之。虎不舍瓶,牛不舍虎,竟望山尾奔去。

三缄见瓶已失,心忘所畏,亦向牛、虎所奔之地而追。追至山尾,牛、虎不见,倏现峭壁万重,一洞高悬,其圆如镜。

向洞遥观,内一老道坐于石榻,双目紧合,似炼功然。三缄不见牛、虎,恐瓶弗得,直入洞内,拜了老道,俯首地下。老道如未知也。久之,始开目而视,曰:“俯首者何人?”三缄曰:“弟子三缄,俗姓李氏。”老道曰:“耳食尔名久矣,尔其任肩阐道之三缄乎?”三缄曰:“然。”老道曰:“尔来此何求?”三缄曰:“弟子云游至此,偶遇牛、虎相斗,疑属妖部,有害村民,故将飞龙瓶抛向半空,以收此物。殊瓶坠地,被虎衔之,牛欲夺之,两相追逐,同至山尾。弟子恐瓶失却,急急追至此地,牛、虎俱不见其影形。恳祈老道垂怜,为予指示。”老道笑曰:“虎属乎寅,牛属乎丑,丑寅之日,尔必有厄。吾先以牛、虎示尔,尔不能解,因将牛、虎收回,引尔来兹,晤吾一面。”三缄曰:“老道何名?”老道曰:“吾乃云衣子也。”三缄听得“云衣”二字,又重而拜舞之,云衣子曰:“灵宅子几次阻道,都为紫霞诸真所败,恨入骨髓。而今炼就万鬼大阵,欲诛尔命,兆在丑寅之日也。尔将如何?”三缄曰:“惟求吾师援救弟子耳。”云衣子曰:“吾招尔来,赐尔一瓶,名曰‘万窍’。此瓶针之有数,如遇万鬼大阵,安放平地,师徒同入,窍窍可祝万鬼即能进窍捕尔,尔纡徐曲折,自有藏身所在。纵灵宅子下了千钧铁石,飞打阵内,不能将瓶损伤。此瓶赐尔,好好珍重!”三缄拜而受之。云衣子曰:“尔今云游,宜倒向北,看能免是阵否?”三缄诺。将辞行矣,云衣子曰:“尔之飞龙瓶在此,可并万窍瓶一样珍藏。”三缄接过二瓶,拜辞出洞。

刚行数步,回视峭壁,渺无所有。三缄异,逞步归刹,正值狐疑诸弟寻至山尾,忽见三缄在道,不胜欣喜,簇拥而回。

。。。

 。。。  

第九十回 阴锁亭预排阵势 古佛刹得遇须无

三缄归刹,诸弟子拜见毕,狐疑询曰:“师究何之?山后山前,几寻遍矣。”三缄曰:“吾见二兽相斗,意欲收以飞龙瓶。及将瓶抛之,倏坠地中,为虎衔去,忙忙随后追逐,牛虎俱已不见。吾弗舍,逐至山尾,忽现千重峭壁,壁间-穴,其圆如镜。内一老道,趺坐石上。因而入洞参拜,请示二兽所归。

孰知老道非他,乃上界天仙云衣真人也。当谓师曰:‘尔非为逐兽而来欤?’吾应之曰:‘然。’真人曰:‘是二兽也,其有兆于尔之所遇也,尔能解乎?’吾曰:‘不解。’真人曰:‘牛属丑而虎属寅。值丑寅日,尔必遇灵宅子,坠于万鬼阵中。’吾闻是言,跪求援救。真人赐瓶一个,言遇此阵,命吾师弟同入瓶内,以保其身。临别时,又嘱自今云游,须倒向北行,看能不遇此阵否?吾师弟明日且倒由北面以避之。“言已,在刹安住,以待次早,复作云游之计。

时灵宅子已将万鬼大阵炼成,但不识三缄现游何所,于是云车驾着,天际望之。遥见三缄师徒由北向西而去,袖中默会,知其必由阴锁亭,遂向亭前按下云头,以采布阵之处。恰好亭外宽敞,平如坦道。灵宅子喜其好布阵势,忙回虎喷山下调齐万鬼,同三服、乐道竟投此亭。自觉阴风怒号,一路雾结烟生。

不久已到,灵宅子云头坠下,立于亭外,将麈挥之,化一点兵将台,高坐其上。先点富贵鬼一队,次点贫贱鬼一队,又次点酒鬼、色鬼、烟鬼、孤独无依之鬼各一队。点毕,命三服手执黄旗一面,立于正中;乐道手执红旗,立于正南。事事排妥,灵宅子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