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引子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群B�2隐形轰炸机在距离伊拉克首都大约六英里上空盘旋,并向伊军事指挥和防空司令部悄悄投下了数十枚卫星制导炸弹;随后成群结队的海军F�18战斗机和空军F�15、F�16战斗机冒着伊军地面防空炮火的阻击,向生化武器设施扑去;战斧巡航导弹则像雨点一般落在萨达姆50个总统官邸以及精锐部队的驻地。

此后,佩带夜视镜和麦克风的美军特种部队士兵从军用运输机上空降至伊拉克南部和西部,以夺取那里的机场。他们将为数万名蜂拥而至的美军地面部队建立前进基地。美军还撒下大量传单并通过广播劝说伊拉克常规部队缴械并帮助他们的国家获得“解放”。

……

以上并非某个战争小说的片断,随着海湾局势一天天恶化,美国国防部这个对伊战争的开局随时有可能变成现实。

2002年对于萨达姆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年。早在年初,仇人的儿子小布什就和他较上了劲,先是把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接着又强调“使伊拉克政权变更是美国的一项国策”,“我们要用一切方法实现这个目标”。随后揪住伊拉克武器问题不放,迫使伊拉克接受苛刻至极的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1441号决议,恢复了中断四年的伊武器核查,同时加紧了在海湾的军事部署,大兵压境,伊拉克上空战云密布。

全世界的眼球再次被吸引到海湾这个多难的地带。12年前的交火,将伊拉克拖入了苦难的深渊。这一次,对手的要求更加直白——就是要萨达姆倒台。

于是这场戏将如何上演就完全取决于这位伊拉克铁腕领导人的回答。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萨达姆的画像,处处都在提醒人们谁是伊拉克坚定的统治者。医院、桥梁、机场、学校,巴格达市内大部分建筑都直接以萨达姆的名字命名。萨达姆的画像、雕像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有墙的地方几乎都有萨达姆向你微笑。电视节目中随时播报萨达姆的最新指示,《古兰经》经文后的祈祷词也出自萨达姆之口。

1979年,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他大权在握,涤荡一切异己势力。一段纪录片记录了他在党内一次令人齿冷的清洗行动。他宣布在他们当中有叛徒,就在他坐在台上抽着烟斗之际,党员们歇斯底里地呼喊着支持他,而另外一些人则被带走处决。

从那时起,他就希望在阿拉伯世界扬名立万。在伊拉克,铺天盖地的萨达姆·侯赛因画像和海报显示他要领导阿拉伯军队争取胜利的梦想:横跨阿拉伯各个王国直到耶路撒冷。

1980年,他感到伊朗衰弱,于是从两国之间的阿拉伯河攻击伊朗。但是伊朗并不是弱者。伊朗派出年轻人,以人海战术对付萨达姆的军队,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

他在伊朗的冒险失败并没有阻止他的计划。1990年,他再次出击,入侵科威特。

他再次被轰走。他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上街表示赞许。

虽然在海湾战争受到挫败,但是他宣布自己是这场〃战事之母〃的胜利者。他仍然掌握政权。

2002年10月15日伊拉克第二次全民公决,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萨达姆以100%的得票率连任总统,任期七年。

在海湾战争中,他被美国总统老布什击败。这次的对手换成了小布什。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的总统已经换了三个,而萨达姆依然在当他的总统。以至于老布什抱怨说:“生活真是不公平……萨达姆仍是伊拉克总统,而我却失业了。”

萨达姆并不讳言追求个人崇拜,在演讲中,他很少用“我”,从来都对自己直呼其名,好让这几个字更加富有象征意义。萨达姆一直自比当年大胜十字军的民族英雄萨拉丁,而萨达姆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并不多见,意思恰是“坚定不移的斗士”。巴格达阅兵广场上那个高举阿拉伯长刀的手腕就是仿照他的双手塑造的,连指纹都印刻得一模一样。

巴格达的市民经常在广场上举行反美大示威。海湾战争后,大规模的反美游行每年要举行数十次。人们举着各种各样的标语,举着萨达姆的头像,他们呼喊的是伊拉克最为著名的口号:“我们要为萨达姆总统奉献鲜血和灵魂,我们随时等待他的召唤!”“打倒布什,打倒美国!”踩踏并且焚烧美国国旗是每次游行的例行科目,而如何在摄像机镜头前宣泄对美国人的仇恨也是多年来每一个伊拉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