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质艿酱奘舷拗疲�艿阋�右膊桓衣颉�

现在好了,银子可以自由支配了,一块香胰子。想想也没什么。

张氏垂首,伸手从桌上数出二十枚铜板,递给了柳素娥:“这二十枚铜板给你,明儿你买块香胰子。余下的钱,你都存起来吧!”

柳素娥很欣慰张氏能看得开。并非那种一味攒银子,不懂的花的人。接过银子,她眼皮儿扫了扫桌上的铜钱,道:“这些钱娘替我收起来就好,等用的时候,娘再拿出来。”想了想又道:“回头我管成子要些麻纸,咱们订一个账本子。把账务都记上。”

张氏听了不禁笑了起来,道:“这才赚几个钱啊,就用账本子……叫外人听见了,会不会笑话咱家穷得瑟。”

柳素娥“扑哧”一声也笑了出来,觉得张氏真的有时候说话特别好笑。

得瑟?又不是出去说去。

“娘,这账本只是记录咱们每天的盈亏。等到月底的时候。算了总账出来,就能知道一个月余下多少钱了。总好过你到了月底再拿出铜钱来一个个数,耽误时间又费工夫。”柳素娥解释了一句。

张氏听了也有几分明白,点头道:“行,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缓了半天。精神头又缓了回来,她得开始干活才行。

柳素娥又喝了两口水,喊了柳月娥过去帮她和面,晒面条。

至于张氏,她也给张氏找了个活计。

她答应要给赵明达的母亲做药膳的,这药膳的材料,就是山中野菜。

阑尾炎,必须每日吃苦苦菜、婆婆丁。这些野菜要沥水凉拌,味道虽然苦,却对阑尾炎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胆囊炎,也得吃点苦头,弄点猪苦胆吃吃。

过敏性哮喘倒是不必吃苦,用蜂蜜、生姜汁、黑芝麻做成蜜糖,每日饮用即可。

张氏得知还要让她去找猪苦胆,当即绿了脸儿,急声道:“这东西能吃吗?素娥啊!你可别逞能,吃死人了可咋办?”

苦胆那东西想想都发苦,如何入口?

柳素娥胸有成竹,她以前也有朋友得过胆囊炎,就是这么食疗的,不会有错。

“娘,你就放心去吧!不会有错。”柳素娥拍了拍胸脯子,坚定道:“你女儿绝不会犯糊涂。”

张氏半信半疑,见柳素娥一口咬定能吃,只能去村里陈屠夫家要苦胆,又去山里挖了一筐苦苦菜和婆婆丁。

而柳素娥也在家里教给柳月娥如何做面条,面和盐水的比例,以及如何醒面。

柳月娥性子灵,一教就会,很快就上了手,拉面也能学个七八分。

这样一来,白天柳素娥去卖面条,柳月娥在家就可以做面条,熬制骨头汤,两不耽误。

姊妹俩都是手脚麻利之人,赶着晚饭前,面条就都晾在了竹竿上。

夕阳西下,柳二河领着两个儿子也缓步从地上回来。

干了一天的活,这父子三人皆是满身尘土,疲惫不堪。

好在得知柳素娥和张氏首战告捷,赚了银子,这三人又喜不自胜,一个个美的和花儿似的。

晚饭很简单,窝窝配清粥,外加了一个荤菜,肉炒土豆丝,算是赚钱后的福利,给孩子们打牙祭。

柳素娥本想吃面条,可张氏舍不得,说面条还要卖钱,家里人可不能乱吃。

柳素娥也拗不过张氏,只得作罢!

好在还有一盘子肉炒土豆,一家人倒也吃的香甜。

柳二河尽量挑着土豆吃,肉都留给了几个孩子,他道:“赚了钱还是要攒着,日子都是指头缝里挤出来的,可不兴大手大脚……”

柳素娥撇撇嘴。加了块肉送进柳二河碗里,笑嘻嘻道:“知道了,这点肉也没多少钱。您看看,成子、远子、桂娥还有翠姑。他们可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啥都不吃,个子都长不高。还有你和娘,这些年心思都花在这个家里了,也该好好吃顿像样的饭了。”

张氏跟着柳素娥出了一趟门,眼界似乎也宽了些,笑呵呵道:“吃吧!吃了还能赚,好手好脚的,只要不遇上灾荒,还怕赚不来钱?”

张氏这几句话着实让柳二河另眼相看。柳二河擦了擦眼睛,打趣道:“行啊你,这才去了一天,腰板子就硬了。”

张氏正要搭话,却听院子里一声冷哼:“那是……翅膀也硬了。都知道出门做生意了。”

听声音,一听就是崔氏。

柳素娥就像吃了一口苍蝇一般,丢了手里的碗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