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崔氏听的不是滋味,也坐直了身子道:“我们敢说吗?这亲事折腾了那么久,你们吴家人都端架子。若是说了孕事,你们还不拿乔,到时候亲事更是难办。”

“你们为了你们吴家的香火,我们也为了我们柳家的女儿,没什么歹毒不歹毒的。”崔氏面色发沉,并无一丝惧意。

这一次柳瑞娥是三媒六聘,光明正大嫁入吴家的,她有什么不能说的?

一不欠他们吴家的银子,而不欠他们的人情,凭什么要低人一头?

况且柳瑞娥肚子里的一块肉,可是将来吴家的后,他们吴家不照管好,跑柳家来做什么?

柳家隐瞒孕事有错,可也是被吴家逼的。

他们若是一开始就痛痛快快娶了柳瑞娥,用得着隐瞒他们吗?

“你……”吴老太太气的脸色发白,嘴唇翕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既然瑞娥身子不适,我们娘家人,抽了空一定会去看她的。这些日子就有劳亲家太太好好照顾瑞娥了!她生了儿子出来,也是你们吴家的大喜事,你说是不是?”崔氏言辞间,并不觉得柳家有什么错处。

吴老太太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沉默半响,只能赌气道:“嫁到我们吴家就是我们吴家人,你们来不来看都一样……”言毕,起身带了吴春回去。

急的胡氏想多问两句。多说两句都不行。

只能等她们母女走后,哭啼啼求着崔氏道:“瑞娥都这样了,娘,我去看看行不?”

崔氏对柳瑞娥最好,心里自然也着急,可是眼下要是去看,又会被吴家拿住,便硬声道:“不行,绝对不能去看,等过半月再说。”

三朝回门的日子。柳瑞娥卧病在床,并没有来。

七日双回门,还是没有回来。

大房死气沉沉,迎来的却是柳素娥要开菜馆子的消息。

赵明达很能干,不过十日间。菜馆子的装修他就处理的妥妥的。

柳素娥请人看了黄道吉日。

九月初八,诸事皆宜,正好开门。

而面摊子,她全全交给了张氏、赵四娘和单三元三人打理,柳月娥专门负责给她们供给面条和螺蛳粉。

菜馆子的生意,则有她、赵明达、王二姐、良子和柳成打理。

赵明达又找了两个手底下很利索的小伙计,专门负责端菜。

她和王二姐负责后厨。柳成负责算账,良子和赵明达负责拉生意,采买食材。

分工精细且十分明确。

为了开业,赵明达特意请了从前的一些相熟之人来捧场。最重要的是还请来了罗县丞,打算开业当日,让他揭开匾额。

罗县丞听了些风声。本不想来这一趟。

不过赵老爷私底下悄悄的去找了罗县丞一趟,送了好些东西,拜托他来这一趟。

罗县丞一头雾水,搞不清赵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是既然赵老爷开口,又送了许多东西。他便答应了下来。

九月初六,柳素娥亲自去请崔氏和大房。

崔氏得知柳素娥竟然还请动了县丞来揭匾,心里着实激动,当即拿了十两银子出来,做为贺礼。

这还是第一次崔氏给二房银子。

张氏惊讶的嘴里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十两银子啊!

从前莫说是十两,就是十文钱,都不好从崔氏手里掏出来。

果然人还是要自强,你自强,别人便会青眼与你。

胡氏却恨得牙根痒痒。

她女儿如今掉入了火坑里,她柳素娥还有心思大操大办的开门……

柳大河倒是很祝福柳素娥,以柳素娥为骄傲,特意找铁匠打了一套灶头给柳素娥,当作贺礼。

柳素娥也不推辞,依次收下了崔氏的十两银子和柳大河的灶头。

道过谢后,她道:“初八一早,我会派车来接你们去镇子上,我给奶还准备了一身新衣裳,回头让我娘给您送回来。”

崔氏满意的点头,语气多了几分夸赞意味:“素娥是长大了不少,办事叫人叹服。”

柳素娥只轻轻一笑,又问胡氏道:“瑞娥妹妹身子怎么样了?”

胡氏冷哼一声,阴阳怪气道:“真是劳你费心了,她还没死呢。”

张氏听的直皱眉头。

为了柳瑞娥的事情,柳素娥可是没少费工夫。现在把她的燃眉之急给解决了,她倒是拿起乔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