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出了君悦酒楼,邵紫茹看着摇头晃脑,心情不错的女儿,问道:“咱们庄子的出产并没有谁预订下来,为什么不卖给她?”

“看她不顺眼呗!心术不正的人,成不了气候。再说,咱们庄子的出产还愁没人买吗?”祝雪迎愉快地哼起了歌。

******************************************

为了庆祝“蝗虫”弟弟退去,连续一周两更,耶——

撒花,撒推荐——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四十七章 邵记的汤圆,圆又圆

心情不错的祝雪迎回到家中,又把她的精致小磨搬出来。问过娘亲,得知这里过元宵节虽然也吃汤圆,但是那汤圆就是简单的面团,下到锅里煮熟,沾糖和芝麻吃,不用想也知道好吃不到哪儿去。不行,一定得做几种汤圆出来,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一方面再小赚一笔。

“小姐,你想磨什么,让奴才们帮您吧。”说话的是自动跟母亲请缨,被韩管事派来伺候少主子的,双胞胎的老二韩秋。他们俩兄弟不开口旁人很难认出谁跟谁,一开口差别就大了,老大韩夏说话慢吞吞,有点少年老成,老二韩秋喜欢叽叽喳喳,活泼好动。

祝雪迎想了想,需要准备的东西确实不少,的确需要帮手。她冲隔壁喊一声:“小豆子——你们家的小型石磨还有存货吗?搬两个过来,我有用。”

林豆蔻答应一声,叫上王海棠,哼哧哼哧地搬来石磨,在祝雪迎的指挥下,放在大院子的阳光充足处。

祝雪迎让兄弟俩先把糯米粉洗净,浸泡。然后三个人坐在暖暖的阳光里,悠闲自在地将炒熟的芝麻、花生磨成细细的粉末,把煮好的红豆磨成红豆沙,剥好的核桃与红枣混合,磨成核桃枣泥馅,封罐保存。

第二天一早,祝雪迎把泡好的糯米,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糯米粉。让韩夏把糯米粉掺水和成面团,她自己将磨碎的芝麻拌上猪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为2:1:2,做成芝麻馅料。猪油是晚上在外面冻一夜的,掺了猪油的馅料煮熟后,一口咬下去,会有稠稠的汤汁流出哦。按照这种方法,晓雪又做成花生馅,豆沙馅和核桃枣泥馅。

韩夏的糯米面团和好了,正是晓雪要求的软硬适中、不粘手,晓雪先给他示范,把揉搓成长条,用刀成小块;将小块糯米团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状,用拇指在球顶压一小窝,拿筷子挑适量芝麻馅放入;用手指将窝口逐渐捏拢,再放在掌心中轻轻搓圆,包好后有如山楂大小,浑圆小巧,散发出莹白的光,像一颗上好的珍珠。晓雪把包好的汤圆,放进糯米粉中滚上一滚,防止它沾在一起。

接下来全民总动员,大家齐手包汤圆,四种馅料的汤圆分放在四个浅箩筐里,端到铺子前的长桌上出售。每种馅料的都煮上一份,供客人免费品尝,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

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糯米粉柔软、韧滑、香糯,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生意想不火爆都难,邵记门口又排起了令人熟悉的长龙。从正月十三的下午开始,买汤圆的客人络绎不绝。

正月十三的晚上直到戍时将尽,邵记的所有员工才得以休息,祝雪迎看着钱匣子里满满当当的银钱,小手一挥,做出了让员工再累也觉得高兴的决定——但凡加班,每人奖励100文的工钱。就连韩管事的俩双胞胎儿子也不落下。员工们揣着刚刚到手的奖金,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一扫刚才的疲累。

邵家和林家人现在已经不分家了,狄奕可认了林爷爷和林奶奶为干爹干妈,林豆蔻跟祝雪迎成了表姐妹。两家院子里的那堵围墙已经打通,用餐什么的都在一起,两家人的房屋正好五间,林家老两口一间,邵紫茹夫妇一间,林豆蔻一间,谷化风一间,沉默稳重的韩夏被分去侍候小风,住在谷化风那间的耳房里。祝雪迎分到一间,韩秋歇在旁边的耳房内。

现在全家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准备分享香甜的汤圆。就连韩氏兄弟也被命令一同坐下。门外响起了敲门声,韩秋抢着去开门。敲门的是一位十四五岁,面貌清秀的小厮,他笑得很喜气:“小哥您好,请问胡晓蝶前辈是住这儿的吗?”

韩秋刚来没两天,和祝雪迎年前不告而别的便宜师父还没打过照面,加上这两天忙碌异常,竟不知有此号人物,变很礼貌地回道:“不好意思,你找错地儿了,这没有叫胡晓蝶的。”

那小厮回过头来看了看身后的马车,又抬头看了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