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卫氏不明白白铭文好端端的怎么说起了这个。见他脸色也是苍白没有血色。也就没再问他。扶着他躺下说:

“你安心养着吧,其他的别乱想了。”

白莲回去后,胸中的怒火还没有消。玉竹看着她起伏的胸口,便出声问道:

“姑娘,我帮你去将那些小人的腿打断!”

白莲摇摇头,说着:“他们应该也有防备了,再说了朱家比我们在彭城人脉广,你去了说不定落不着好,寻其他的人,说不定打草惊蛇,于我们无益。”

“那要怎么办,我们就吃了这个亏吗?”玉竹也有些着急了。

白莲示意她稍安勿躁,想着朱知府既然已经开始对白铭文动手了,也必定会嘱咐好家人少出门,他在公事上寻不到白铭文的麻烦,只能用这样阴损的招儿。

从没有人能做到不留一丝破绽,朱知府那时那般奉承顾衍,这样没气节没骨气的人,毛病更是一抓一把,白莲现在只能等,等着钱掌柜的消息,等着能置朱家不能翻身的破绽。

只要给她抓住了,便是朱家的尽头了。

届时,不管是玉竹被伤,还是自己险些受辱,到今天白铭文被围攻,都要一一的讨回来。

钱掌柜的速度还是出乎白莲预料的,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朱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罗列在一本书册上,送到了白莲手上。

白莲回了房,就一直在看着。

朱知府是承平三年的进士,白莲看了看,那一届的主考却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竟然是严平骏,是外公严太师的弟弟,也就是母后严皇后的叔父。

这个倒是白莲没有想到的,还真没想到,前世严家的门生竟是些这样的小人,就是现在拔除了,也没什么可惜的,这样的人迟早的会托后腿。跟宋家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完了朱知府的事例,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就是抓紧了严家的脚后跟,在彭城一带站稳了而已。

她的夫人原是京中的闺秀,之后就一直随着他在外,看着她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

在白莲看到朱知府的儿子,朱顺时,嘴角便扬了起来。

朱顺的夫人是彭城赵通判的长女,那天出言奚落白莲的赵姑娘就是这个朱少夫人的妹妹,白莲现在想来,原来是一丘之貉,怪不得那天一唱一搭,默契十足。

赵通判比朱知府在彭城的资历更老,虽说官职比朱知府略逊一筹,但是手中的权利并不比朱知府少。

而且,这个赵家的嫡女,朱家的少夫人也是个不能容人的,偏偏那个朱少爷还是个爱沾花惹草的,在家里没少闹出些鸡飞狗跳的事情。因此,钱掌柜的打听的格外的多。

就连朱少爷在外养着外室的事情,钱掌柜都打听了出来。

白莲翻了两张,看着后面写着那个外室竟然有了身孕,而府里的少夫人还是没有任何喜讯,白莲慢慢的放下册子。

这下有意思了。

朱顺的被陆晔给废了,以后子孙上是别指望了,能活下来也不错,现在他的正头夫人没有孕,养的外室却有了身孕,在朱顺不能再有孩子的情况下,这个外室简直就是朱家的救星。

偏偏他们家就有个善妒的少夫人。

如果这个外室进了朱家,会有怎样的场景,白莲已经可以预见。

白莲看着那些有关这个少夫人的消息,心中想着,若是她忍下了,只怕她就不姓赵了。

朱知府能在彭城平平顺顺这么多年,赵家可没少出力,朱知府做过什么,外人打听不出来,赵家也一定是知道的,若是两家因为事情闹翻,赵家便可以成为一把刀,一把对付朱家的刀。

白莲要的就是,他们之间有嫌隙!

要是就是他们,祸起萧墙!

ps:感谢芦荟,dongji2002的平安符,粟子非的月票。

明天三更,早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八点,我就是存不住稿的人,有了一章存稿就想挥霍。(未完待续。)

第211章 纷乱

朱顺的这个外室姓陈,原是彭城一户人家冲喜娶来的媳妇,只是还没等圆房呢,男方就一命呜呼了,因此成了寡。妇。

朱顺也是偶然间遇到了这个陈寡。妇,贪她美貌,便使了些手段将她从那户人家给弄了出来,养在了外头。

朱家的人自去年不在九德号买东西,但是这个陈氏可是没少光顾九德号。白莲让人给那个陈氏透漏了消息,说是九德号新到的锦缎,是京城许多夫人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