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年壮力依附着运河而生,并且吸纳了一部分底层读书人。

他们这一组织就是广为众人所知的漕帮。

他们组织严密,有漕规家法,和江湖义气维系着整个漕帮。

只要沿着运河,漕帮就无处不在。他们的旗官与当地官绅或多或少都有关系,其中利益繁杂,不下于朝堂之上。

随着朝代的更变,漕帮已经隐隐成为江湖中的朝廷,刚开始朝廷还打压着,随着一年年上位者的贪逸,漕帮的名声渐盛。

在昭洪帝年间,漕帮已经由暗转明。

在民间的声势更盛,只不过转明之后,漕帮就有严令的铁规矩,漕帮不准自相残杀,不准结党营私,不准参合朝堂争斗,不准帮人走私!

这个走私,尤其是私盐。

有了这四个不准,朝廷才对漕帮安心了许多。

朝堂有变更,作为江湖中的漕帮,自然也有变更。

而现在发生的这件事,正是漕帮内部的事情。原来是漕帮的老帮主年事已高,在择选传位之人的时候,帮中发生的巨变。

老帮主全家被屠,他的二弟子护着老帮主仅存活下来的小女儿一直四处躲避着。

这次得着机会,竟然潜进京中敲了登闻鼓,告了御状。

原本朝廷对于这样江湖上的事情就头疼,他们告的正是现任的漕帮当家人,老帮主的大弟子。

之所以说他是当家人,而不是帮主,正因为他手中没有漕帮历代相传的印章,就跟皇帝的玉玺一般,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这件事朝廷原不想管的,只是敲登闻鼓的那个女子说,她手里有朝中官员与漕帮现任当家人勾结的罪证。

当即,震惊朝野。

严家对于漕帮的事情,从未沾手,他们在西北常年经营,对于这些南方的势力,鞭长莫及。

但是严太师却有一种敏锐的直觉,感觉到这事不简单,当下就上书,意思就是应该严令刑部彻查此事。

严太师说在前,等睿亲王反应过来时,推出大理寺的时候,昭仁帝已经下了明旨,将此事交托刑部。

而漕帮老帮主的女儿,也由严太师妥善安排了起来。

这些事情林林总总,都是在一天内发生的。

白莲收到杨青送来的书信时,看到上面写了三个字:生辰礼。

唇角弯了弯,没想到他竟安排在了今天。

ps:晚上还有两更,第二更在十点左右,第三更十二点左右。

看到大家这么维护我们的书评区,我心里很欣慰,谢谢诸位了!

(未完待续。)

第336章 醉酒

对于这个生辰礼,白莲是十分喜欢了,原以为还要等上些时日。

漕帮的事情发生在三年前,杨青是做生意的,接触面自然广,与老帮主也有几分交情。

那是瘟疫过后,杨青在养身体的时候,听分号的掌柜说了,漕帮发生巨变,漕运的人手都被清理了,九德号与漕帮生意上接触太多,所以事后依然维持着关系。

只是杨青出于道义,便让九德号的人一直在寻找着方老帮主的女儿方如心,也是在两年前才找到,一直被九德号的人妥善的安置着。

白莲是后来知道了那个方姑娘手中还有那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便在去年进京的时候留信给了杨青,让他转达,她帮方姑娘回漕帮,但是方姑娘需要听她的安排。

经历了生死劫难,方如心成熟了许多,权衡了一下,决定跟杨青合作,虽然她都不知道杨青身后的人是谁。

但是凭着杨青能在老帮主死后,对自己伸以援手,放心如就信他。

白莲这日没有出门,白凝,白画,还有即将出阁的白珠都过来玉琼馆给她过生。

她跟白荷一天生辰,卫氏让厨房用心的备了一桌酒菜,给她们小姐妹们热闹一场。

白莲去叫白荷的时候,只见她坐在妆台前,对着镜子发呆,白莲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白荷转身,白莲看到她连妆都没上,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便问道:

“十妹妹,你怎么了?”

白荷低垂着眼睑,似在为难,许久之后才抬头看着白莲说道:“九姐姐,我只是想到了十一妹妹,今日是我们三个人的生辰,也不知道她。。。。。。”

白荷看着白莲的脸色不好,声音越说越低,到最后几不可闻。

白莲也不是生白荷的气,只是忍不住叹了口气。白荷的性子好。没有遗传柳姨娘的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