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然而,白莲没有想到的是,严家刚从陆晔步的局中爬出来,紧随着。又有了西北传来的消息。

严立震通敌叛国。谋害主帅。顾衍九死一生,擒获敌军将领。

通敌叛国是诛九族的大罪,并且严立震还是平西侯举荐的,是严家的族人。当即在朝中就炸开了锅。

昭仁帝只觉得头都大了。睿亲王和昭阳殿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严家这边就又出事,心中盘算着,莫不是真的应了那句“天下乱。大祸倾”?

严太师反应也足够快,当即去袍脱冠,跪在宣武门前请罪不起。严皇后在收到消息的那一刻,也如其父一般,去了后冠,褪了鸾凤朝服,一身素衣也跪在与前朝相连的东华门。

严氏族长将严立震一支从族谱除名,由平西侯亲自出马,交由了大理寺处置。

但是,就算如此,朝中支持睿亲王的也没打算放过严家。多好的机会,睿亲王被七杀星扣在头上,压得死死的,如今得了这样的机会,做梦都要笑醒了。怂恿着手下的人直指严皇后祸国,严家专权。

严家也不是吃素的,石碑上的刻文当即就传遍京城。

一时间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一个皇后,一个贵妃,一个王爷,一个太师。前朝后宫,一团乱麻。

白莲知道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并不是因为顾衍没死,因为在她的直觉里,一直有顾衍没死的念头。

此时的吃惊是为了,与前世的变化之大。此刻已经不是前世的那个朝局,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西北之战,顾衍竟然跟严家闹到了这个地步。

白莲大概猜的出西北那边的情况,顾衍成了威胁严家军权最大的隐患,定是严立震借机要除去他,却被寻了把柄。

通敌可能有,但是叛国绝对是顾衍的主意。换谁被人置之死地之后,都不可能对敌人手软。

白莲有些头疼。

瞬息而变,说得大概就是眼前的这种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掌控,没有人能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顾衍真是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原本以为能借着石刻碑的事情,一举解决了睿亲王,压得陆晔喘不过气来,若是能逼反睿亲王最好,此时他准备不足,定然不会如前世那般成功。若他不反,便只有被昭仁帝慢慢收拾的份儿。

没想到西北的事情竟然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严家做的很好,但是却不够。

昭仁帝是个什么样的人,白莲很清楚,若是平时出了这事或许还好说,但是眼前,局势一团乱麻,前段时间双星祸紫,这段时间三星聚首,如今的他,谁都不会去相信。

果不其然,严皇后遭斥责,被禁足。平西侯被降爵,严立震一支斩立决。整个严氏都愁云惨淡。

睿亲王也没好到哪里去。

如今京中四处传着石碑上的刻文,昭仁帝早已从暗中监视睿亲王,上升到派禁卫军围了睿王府,并去了他亲王的尊荣。荣贵妃被去了贵妃头衔,幽居昭阳殿,比皇后还不如。

白莲没能料到,在这件事上,昭仁帝会这般雷厉风行,拿出了当初年轻继位时的精神,根本没有给睿亲王喘息的机会。禁卫军时刻待命,金吾卫左右随行,就连四方将领的家眷都严密的监控着,以防军中有异动。

京中风声鹤唳,睿王府中,被去了亲王位的睿王,接到昭仁帝颁布的旨意,剥夺亲王之位,择日就要遣送至皇陵,不得召,不得出。

竟是当初对待周弘文的招数。

睿王府中。

睿亲王急的在书房中走来走去。他甚至能想象,只要自己去了皇陵,不出一年,就会有自己暴毙的消息传出。这件事换作自己做皇帝,任谁被冠上七杀星的罪名,都会想办法除去的。

睿亲王如今就是想做什么,也受到了牵制,整个睿王府被禁军围着,如果他有什么异动,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完全可以想象。

就在睿亲王决定孤注一掷,还是忍让退避的时候,常云趁夜溜进了睿王府,带来了陆晔的一封信。

ps:抱歉,有些私事耽误码字了。12点还有一更。

今天在销售榜第三,感谢大家的支持,订阅和打赏,谢谢你们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本书。

感谢janeuwoo的和氏璧,想对着你笑,熹日,胖胖,梦若幽溪,雨的诠释,达克莱依的打赏,以及诸位的月票。(未完待续。)

第401章 及笄礼

睿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