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于是,两人队伍变成了三人一狗组合。

李清16,王志明12,王乐8岁,三个半大的“孩子”带着一只壮硕的大白狗出行了。

一路上李清和王乐不停的说话,王志明年龄和他们相差不大,也能说到一块去。

原本沉稳的样子也多了几分活力。

李清瞟了一眼王志明,眉眼间多了一分笑意。

到底年纪小,还是个孩纸。

整天像个大人似的板着脸又一副沉稳的样子,看起来像个小老头一样。

等李清三人一狗到藕田边的时候,田边已经围了不少人。

李清看到了好几个有印象的人影。

到底过年是最大的节日,不论家境怎样,都要好好的准备。

看样子都是来买莲藕的。

田里有几个爷儿在挖莲藕,想来他们也知道,再不挖,等大雪下来,恐怕要烂到地里了。

挖莲藕要有技巧,要整根挖出来不烂为最好。

李清也只知道个大概,亲自动手就不行了。他又不是专门种莲藕的人。

莲藕相对于蔬菜来说是可以存放得比较久的食物。

莲藕上面裹上一层淤泥,倒在屋里地上,可以放一个月左右。

再多点时间会不会烂李清就不知道了,他家最久莲藕放了一个月也全都被吃完了。

莲藕分好坏,以粗壮洁白的为好,藕尖稍次,藕肠子最次。

藕尖并非不好,只是太嫩,只能用来炒。

李清来的时候已经挖了许多了,站了一会儿后,来了两个手里拎着称和稻草的中年哥儿。

看样子莲藕是他们家里的。

两个么么来了后就开始称重,村子里的人围上去挑选。

都是村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庭广众之下,大家也不会多过份。

原本有些么么还挑三拣四想掰断莲藕的在两个中年么么的目光下也不好意思动作了。

不停的有莲藕从田里被送到岸边,李清也不着急,挽起袖子就开始挑选自己看好的莲藕。

然后拎出来放到一旁,让王志明看着。

李清也不太会挑选莲藕,就指着大的和直的挑选。

等村子里的人都走得七七八八后,李清才到两个么么面前称重。

李清想着家里帮工的人不少,这东西又耐放,就买了不少。

两个么么一称,一百零两斤。

这个季节的莲藕多,不怎么值钱,加上有一层淤泥,三文钱一斤。

两个么么主动抹去了两斤的零头,李清笑笑。

和两人说好等田里的人起来后送到家里后,李清让王志明掏银子付账。

不经意一看,李清正看见了赵黄氏一家,眼睛一眯。

想想昨天晚上那两个爷儿的样子,李清眼里浮现出一抹看好戏的意味。

朝两个么么打了个招呼,李清带着两人一狗转身就走。

有些事情,现在不动不代表放过你。

想想那天赵黄氏嚣张的嘴脸和恶心的话语,李清摸了摸手上的戒指。

空间里那一片玫瑰花开得格外的艳丽又绚烂呢…

若是三天后再没有什么动静,那么,就让他来吧。

索性他也没想让那一家子人安稳的渡过这个冬天。

自己做的事情,总要有人承担不是吗?

李清一直坚信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药材

李清到家后,陪着王乐玩了一会儿,瞧见王建兵的几个孙子,便让他们几个小孩一起去玩了。

已经十天左右,临时搭建的锅子里已经有了动静。

这会儿五个么么正准备着来帮工的人的午饭。

午饭三个玉米面馒头,加上一荤一素一汤。

中午的菜是酸菜煮黑鱼肉,黑鱼头豆腐汤、素炒香菇。

就在大家干活的时候,送莲藕的人也来了。

把莲藕堆到木屋放菜的屋里,李清想起刚刚两个么么给自己抹去了两斤莲藕钱。

从隔壁屋里拿出两盒板栗糕和两盒山楂糕递给来送货的中年爷儿。

他可没忘记是两家人呢。

不占别人便宜是李清一直以来的作风。

想来他们那个年纪家里也应该是有小孩的。

果然,李清拿出糕点道谢的时候中年爷儿脸红了红,推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