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即是赵大侄子这样说,那我们就唠叨一顿好了。”刘老爷子就拿了主意。

赵顺欢喜道:“我已经在松鹤楼定下了三桌席面,一会咱们过去。五诚,你和你大哥现在去酒楼挑些盐少的饭菜吩咐店小二送到你大伯家里,不能叫你大伯娘和嫂子饿肚子。一会再往家里送一桌来,叫你娘请邻居大娘们过来陪你刑大娘。”

明朝的礼教比较森严,宋朝时女人上酒楼还是正常的事情,到明朝时却已经变成只能男人上酒楼,女人若是想吃酒家的饭就只能订了请小二送到家里来。

所以赵顺就没有请刑氏和雪梅到酒楼吃饭的打算。

“我班子里几个老伙计,听说亲家太爷来了,欢喜的很,争着抢着要请太爷吃饭呢。”赵顺笑着道。

雪梅明白了过来,原来今天这顿饭是衙役们请的。

刘老爷子闻言眼前一亮,挺起了胸膛。

……

……

第136章 雪梅赏银

酉时初,赵家接二连三的来了几个客人,有男有女。女的都是一些穿着体面的大娘子,男的却都是身着皂衣,显然是府里衙役,正好都下了值,便一起往赵家来。

女的来了后便请到了刑氏在的屋子里,大家自然都知道今天的正主儿是刑氏,不免就众星拱月般的围着刑氏。

来一个人,赵顺媳妇便起身介绍,雪梅陪着刑氏一一见了礼。暗暗对赵顺媳妇敬佩了起来。今日她请的人不是家里的儿子在读书,便是已经中了童生的,竟全都是家里有书生,没有一个是衙役家的亲戚,显见得今日要请什么人是几天前就谋划好的了。

再见那些妇人们看着刑氏的眼光大多是巴结和谄媚,便已知道,这赵顺媳妇定然是几天前便把刑氏要见董宜人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雪梅也知道,赵顺是刚刚当上了三班衙役没多久,有可能震不住手下的一些兄弟,毕竟以前的那个老班头被叶明府寻了个错捋了下来,现在还在城里呆着呢。他家想要借自家的和知府的关系来震一震那些衙役也是无可厚非。赵顺是自家的亲戚,也是明珠的亲叔叔,他混得好也就代表着刘家在城里也有了一个说得上话的地方,雪梅也乐意帮他家。

于是,话里话外,雪梅也把赵顺媳妇的地位抬得高高的,众人见到这位未来的秀才娘子待赵顺媳妇如此恭敬,不免也高看她一眼。其中有几个家中有秀才儿子的人便也收了轻视的心。

过了一会敬民过来,说是他们准备去酒楼赴宴。刑氏自然是嘱咐了敬民让他看着点刘承志和刘老爷子,不让俩人多吃酒。

男人们走后,酒楼的人过来,陆陆续续的在上房里摆了酒。

刑氏居正位,雪梅和丽质依次安排在她的下首,几个来做陪的大娘婶子们做了客座,赵顺媳妇在主人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这次酒楼送来的饭菜。和以前刘家请了几次客所用的席面大不一样。城里的酒楼讲究一个精美,器皿用得是成套的木漆器黑色碗碟。蔬菜用的是小磁碟,间中几个攒盒上放着凉拌小菜,都用木漆架架高。并不是放在桌子上面。四周又点缀着各样茶果甜食,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馓之类,这些却都是放在桌面上的。

菜肴色香味俱全,鸡鸭鱼肉都是用大铙碗盛放着摆在正中间,而最中间的则是一碗冒着热气的水晶鹅。雪梅单单看到了席中有水晶鹅和鸭便知道这一桌席面订的定然是二两以上的好席面。

陆容的《菽园杂记》讲了一个有钱人喜好挥霍的事迹:“陈某者,常熟涂松人。家颇饶,然夸奢无节。每设广席,郩饤如鸡鹅之类,每一人前。必欲具头尾。”由此可见明朝人爱吃鹅爱到了何种地步,几乎是无鹅不成宴。

尤其是徐阶和毛伯温,是非常爱吃鹅的。

店小二们送了饭菜之后并不离去,而是垂手站在两旁,等着侍奉服侍。间中端茶倒水,又轻声告诉主人这道菜是哪个厨子做出来的,有什么别样的含意在里面。若是看到有人想吐骨头,必是伸手将手中的磁碟伸到那人嘴边,服务竟是比后世的许多饭店还要好。

今天这席面是五割三汤,就是指交替着上五道盛馔和三道羹汤。由这道席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赵顺对刘家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一个来陪座的大娘。姓燕,手里持着顿烂跨蹄儿啃着不停,直吃得满嘴油光,吃完后借着店小二手里的帖子擦了擦嘴,意犹未尽的看了看空空如也的大铙碗。

几个妇人坐在一起说话,便没有食无言寑不语的说法。大家边吃边谈,不亦乐乎,看到燕大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