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爹……”雪梅唤了一声爹,刘承志恍然,起身进内屋取出了前几天就写好的高产种子秘方。

“这里面从如何在麦田中选出最优等的麦穗,如何对麦穗进行授粉,如何施肥如何洒农药都写得一清二楚……”刘承志双手捧着将小册子递到了叶管家手中。

叶管家颤抖着手,忍着心中的惊涛骇浪将这本叶哲光梦寐以求的小册接到了手中,轻轻地用手指摩挲。

“最后这几页写的是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种子下地之前要用什么药水浸泡。”刘承志笑着指了指小册子。

叶管家听了刘承志这样说,本能的想要掀开,却在半空中缩回了手,郑重地道:“二老爷但请放心,这本册子小人定会完整无缺的交到大老爷手中,人在册在,人亡册完。”

雪梅不妨他说出这样郑重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不过转念一想,这个高产种子关乎国计民生,她前世的老师不论去哪个县市做调查都是要事先在有关部门报备,而且身边有武警跟随,安全规格还是挺高的。

送走了叶管家,刑氏不由得嗔怪了起来,“你怎么能说献给明府大老爷?不是说好要献给皇帝的吗?”

雪梅便将刚刚她分析的东西说了出来,刑氏听得连连点头,当听到叶哲光准备拿粮商开刀后,唬了一跳。

“那明珠家可怎么办?”

“咱们家承了赵班头的情,肯定是要进城感谢他的。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和我姐说一下,让她把粮铺给转了或者改做其他生意吧。”雪梅想了想后说道。

“可是她家生意挺好,万一她公婆不愿意转呢?”刘承志听了雪梅的话后忧心道。

“不转不行啊,刚才您没听到叶管家在说城里的粮价在往上涨。涨到一定程度,官府肯定要出手。到时依我姐家和咱家的关系,肯定会被粮商们给推到头里。到时这顿板子是打还是不打?岂不是叫叶知府为难吗?”雪梅沉默了一下说道。

刘承志和刑氏听了这话微微叹口气,显然是觉得雪梅说得有理。

第二日,准备好了礼物,刘家人借了王秀儿的马车,举家往城里而去,又怕路上出什么事故,刘承志特意叫顾二虎和重山都跟着一块进城。

举目望去只有一片雪白,好像天地间地万物都消失了似的,道路上的车辙印十分的模糊,马匹跑起来极是吃力。刘承志和赶车的小哥也心疼牲口,不愿累着它。遇到路上不好走的地步,便停下来用人力拉着。

就这样走走停停,天亮前从南河村出发,一直到中午也没有走到城里,反而把马累得直喘气。

雪梅看到这样不行,便掀起了帘子,招呼大家小憩。她和刑氏倒还好,坐在马车里有手炉脚炉,可是在外面的几人,头发眉毛上都是一层白霜。吃饭的时候,手指冻得差点握不住筷子。

幸好车里带的有炭,将早已经准备好的饭菜胡乱热了一下。众人吃了热饭,又喝了点热水,身上有了力气。等到马也吃了草料后,便又赶车前进。

又走了十数里,到了三岔路口。过了这个路口往西就是洛阳城,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踏上了去洛阳的官道后,道路就好走了许多,由于车辆众多,路上也经常有人打扫,倒是没有多少车辙印,只是今天的情形却与前几次来的时候大不相同。

道路两旁走过一群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百姓,脸上带着渴望,强忍着寒冷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离洛阳城越近,路上的行人越多了起来,不时可以看到华丽的马车驶过,和路边那些面有菜色的饥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有个饥民许是累了也许是冻着了,走着走着倒毙在路边,路过他的饥民不仅没有拉他一把,反而面无表情地将他身上的棉衣扯下来穿到自己身上。

“啊……”雪梅是第一次见到这样惨烈的景象,挑着车帘子的手不停颤抖,心里说不出的沉重。转过头看着刑氏闭着眼一脸慈悲的念着阿弥陀佛,不由得心生感激。

这还只是一场大雪,就已经多出了这么多的饥民,如果河南府旱上一两年,怕是就要大乱。幸好自己生在刘家,有吃有穿又有慈爱的父母。

刑氏念了几句佛,才缓缓睁开眼,看到女儿看着自己眼泛泪光,柔声道:“这哪年下雪不死几个人啊?你心软,别挑帘子。咱不看,心里就不难受了……”

雪梅嗯了一声,却没听她的话转过头往车窗外看。

刑氏叹了口气,握住雪梅的手,“这些饥民都是家无浮财的佃户或者军户,想必是雪太大压倒了房屋,跑到洛阳城来避雪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