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这孩子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再加上夏天落水后没养好,底子有些弱,精血就不足……”

听了这话,刑氏就用埋怨的目光看向了刘承志,那时若不是老宅的人闹事,雪梅能会养不好?若不是芳兰,雪梅能会落水?

刘承志无言以对,只能请姜太医开药方。

姜太医到底是名医,几副药下去,体温便控制住。

刑氏在女儿床前衣不解带的守了几天,这会见到女儿终于醒来,欢喜的泪水就忍不住的落了下来。

“娘……姐……”雪梅虚弱的笑笑,握住了刑氏的手。

明珠眼眶一红,转身抹去了泪水,柔声道:“你这丫头终于醒了,这几天我们担心坏了……”还有一句明珠没有说出来,她害怕雪梅真像上一个郎中说的那样,到时刑氏怎么办?

刑氏第一胎是女儿,不知受了饶氏多少闲气,连月子都没有坐好。可是这样反而激出了她的脾气,饶氏越是烦女儿,她待女儿反而越亲,非要和饶氏做对不可。

明珠已经出嫁了,不能陪在刑氏身边,敬民又是个男的,没办法和刑氏贴心。

如果雪梅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只怕刑氏真的会失掉半条命。

天可怜见,这个妹妹终于醒来了。

刑氏也松了口气,女儿毕竟是在亲戚家病的,每日延医问药多有不便。虽说赵家并没有说什么,可是她真怕女儿有个什么万一。现在孩子醒了,刑氏也生出了回家的心思。

至于刘承业能不能找到,关二房什么事?为了找他,二房已经在城里呆了快十天,家里的一切都荒废着。

二房已经仁至义尽,尽了当弟弟的本份。

“娘,我饿了……”雪梅感觉肚子里空空的,开口就要吃的。

刑氏急忙‘喛’了几声,转身就出去,一会端了两碗鸡汤过来,一碗给了明珠,一碗给了雪梅。

看着两个女儿都喝完了鸡汤,刑氏的脸上露出喜色,这能吃饭就是证明好了。

回头还得去买点礼物去看看姜太医,谢谢他救了雪梅一命。

喝了一碗鸡汤,雪梅觉得有精神多了,便坐起披了衣裳歪在床头。

她依稀还记得晕倒时没下雪,可是现在空中飘着雪花,便知道极有可能已过了好几天。

“你呀,睡了整四天。”刑氏唏嘘道,又替女儿掖了掖被角。

“那大伯找到了吗?”雪梅乍一听到昏迷了四天,不由得有些吃惊,又想到昏迷前大家都在找刘承业,便多嘴问了一句。

“管他去死!”刑氏听到女儿还操心着大房的事,不由得黑了脸,“这几天你爹和你三个哥都没闲着,天天在外面找。这城里城外都找遍了也没找着,反正咱们二房的心也尽到了,以后是死是活各安天命吧。”

雪梅笑了笑,遂也没再追问。

“不过城里倒是出了大事,说是城外的饥民时混进了山贼,幸好被大老爷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事,听说这几天你赵顺叔领着衙役们在城里四处拿人,已经拿了不少人了。”

“怎么会是山贼?”雪梅的脑子里闪过了那个少女的身影,露出迷惑的表情。

明珠也顺着刑氏的话往下说,“是呀,我婆堂叔已经三天没回家了,天天在衙门里吃饭睡觉,抓的人都把牢房给塞满了。”说到这里,明珠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挪,低声道,“听说城西胡家的人牵扯到这件案子里了。”

“胡家,哪个胡家?”雪梅有些迷乎。

“说起来,这个胡家和咱们家还有一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呢。他家的姑娘嫁了郑侍郎的侄子,按理咱们得喊一声外舅祖母。”明珠笑着道。

雪梅刚刚睡醒,这会脑子里有些掂不清,转了半天的弯才想明白这个外舅祖母是什么亲戚。

突然之间,她的眼前一亮。先前她就怀疑那辆马车里的人是郑书容,特意告诉了姜恒,让他转告给叶知府。现在果然查到了城西胡家,是不是把她给抓住了?如果抓了她,那叶知府岂不是和郑家直接撕破脸?

想到这里急忙问道:“姐,那城西胡家可是抓到了一位年轻女子?”

明珠疑惑的看了雪梅两眼,摇头道:“胡家的人举家都在京城中,那庄子里只有几个管事的和看守宅院的婆子在,并没有什么年轻姑娘。你问这个做什么?”

雪梅讪笑道:“我就是随口问问,我昏迷的时候迷迷乎乎的听你们说什么姑娘,还以为是在胡家抓的呢。”

明珠和刑氏对视了一眼,刚刚她们确实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