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大的。若是你把麦种全卖了,等到秋天就只能种以前剩下来的,那又得再培育一年才可以当种子。”

刘承志听了这话,叹了口气,“可是看到那些买了种子的人,我心里不落忍……”

雪梅摇头,刘承志就是这样善良的人,最是见不得别人哭求。可这也是他的软肋,只要被人抓住这个弱点,他就只能一次次吃亏。

“爹,你不落忍不假,可是你得想想,今年咱家就只剩下二十亩的种子。若是你为了填大伯的坑,把种子送给那些人。咱们家亏钱就不说了,想想咱村子里的乡邻们会怎么看?怕是爹今年的夏粮都不好收……”

刘承志性子软,雪梅就从其他方面开导他,他今年才升的粮长,若是收粮时村民都抵触他,看他拿什么收?难道他真的得雇佣一些地痞流氓们来强收粮吗?

果然,刘承志立刻醒悟,本来说好能多卖些种子给村民们,可是现在每家只能分到一两亩。村民本来就心生不满,只是见到大家都是这样分的,便也罢休。如果全给了别人却不卖给村民,只怕村民要造刘家的反。

刘承志想到这里,出了一身的冷汗,也更恨刘承业了。

“孩子他大伯只要是有银子就行,他才不管别人的死活。这倒和芳兰一样,真是亲爷俩。”刑氏生怕刘承志再软下来,在旁边刺了一句。

听到芳兰的名字,刘承志脸色变了,猛地站了起来,和刑氏交代了几句,便掀起竹帘出了上房。

看到刘承志出去了,母女俩人相视而笑。

到了下午,老宅那边传来了话,说是敬东愿意出钱买刘承业打出去的收条,并且愿付三分高利贷的利息。

“这算下来,敬东哥一下子就要花出去百来两呀。”雪梅算了算收条,大为吃惊。

“可不是,”刑氏哼了一声,“有个这样只顾得自己快活却不管别人死活的老子,可苦了敬东喽。不过呀,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雪梅叹了口气,想起了敬东刚刚过来时话里透露的意思。

敬东道:“这次我们大房可是伤筋动骨了,这些银子拿出来后,我们就没有什么钱了,以后怕是全家人都要受苦。今年就不说了,我们也知道二叔的种子去年就定好了人家。只是希望明年二叔能卖给我一百多亩的种子,好让侄儿也挣些钱。还有,这些钱一出去,怕是找我爹的人手要减少些,毕竟这些人在十里八乡的找人,也花了不少的银子……”

刘承志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敬东一直派的有人在外寻找刘承业,现在都过去半年了也没找到,也是时候收拢人手了。其实现在家里已经不报希望,总觉得刘承业可能在哪里遇害了。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没有谁敢把话说出来。

其实敬东倒觉得刘承业失踪是好事,如果他没失踪的话,就光这些欠债就足够摘掉他头上的童生帽子。可是现在一提起刘承业就是唏嘘,觉得他不明不白的就失踪不见,很是可惜,倒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他在时做过的恶事。

倒是无形的让敬东逃过一劫,毕竟他和刘承业是亲父子俩,父亲被革了功名,他能逃得掉吗?

敬东也觉得奇怪,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损人而不利已。

可是好的是,他不在了,以后省得麻烦。

不知道刘承业知道了儿子的想法后会不会抓狂,然而整个刘家因为他不在,都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一转眼,五月已至,到了夏收的时间。

今年的夏收和往年不同,往年不过是自家看自家的田,可是今年大家都把目光投入到了刘家的麦田里。早几天起,就有衙役日夜吃睡在刘家的百来亩种麦田旁边,就是生怕有人偷偷割走。

叶哲光更是着急,不仅派了衙役,更是把叶管家和师爷都派到了南河村,要求他们严防死守,不许漏掉一粒麦种。

夏收的日子是雪梅掐着指头算好的。

转眼就到了这一天。

为了丰收时能在现场,叶哲光提前一天便到了南河村,就住在刘承志家中。

辰时,整个南河村都开始沸腾了起来。在叶哲光的带领下,先是祭祀了天地,然后祭祀先农神农氏。一套仪式完毕后,由叶哲光先割了第一刀,才由在四里八乡选出来的百十个青壮们开始收割。

因用的全是青壮,到了中午时百来亩地便割了一小半。下午时,已经割了一半有余。

每收割一亩,便由有衙役组织着人立刻过秤,然后再运到晒场进行晾晒。

叶哲光顾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