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阳光,普照着大片土地。

散会后,彭德怀对杨得志和李志民说:

“你们长途行军,很辛苦,最好给你们1个月时间休整,而现在马上要打仗,连准备的时间也很少了。虽说充分准备是胜利的关键,但失掉战机,纵有充分准备也不能歼灭敌人,好在主攻部队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对付二马,切不可有盲目轻敌思想。要严防敌人绕到背后袭击,这是敌人惯用的手法,只要不受袭击,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这也是毛主席要我告诉你们的。”

说着,他将一份电报递给他们。

这是毛泽东于6月26日发来的。电文如下:

杨兵团应立即向西进,迫近两马筑工,担负钳制两

马任务,并严防两马回击。此点应严格告诉杨得志,千

万不可轻视两马,否则必致吃亏。杨得志等对两马是没

有经验的。

阳光照耀下,雄伟壮观的碑林,变幻着奇妙迷人的色彩。

彭德怀一边走着,一边对跟在身后的高级将领们说:

“今天,休息半天,我请大家一道看看西安的碑林。”

贺龙,习仲勋,张宗逊,赵寿山,阎揆要,王震,许光达,周士第,杨得志,李志民,王世泰,还有各军的军长和政委们,谈笑风生地步入碑林。

王震高兴地说:

“开了大半天军事会,让大家出来吹吹风,换换脑子,也趁机开开眼界,好嘛!”

贺龙挥动着烟斗,比划着说:

“历朝历代,改朝换代,你也争功,他也争名,忙忙碌碌地立碑子,谁都想留芳千古,名垂青史,可就是害苦了这些不会讲话的石头!这样子过了千年百载,在西安古都,就给我们留下来这一片宝贝啊!”

彭德怀颇有感触,粗大的手抚摸着一尊被风刀雨箭侵蚀得斑斑驳驳的石碑,说:

“我们这些人,将来死后,就大可不必再立个碑子了。”

贺龙握着烟斗的大手一挥,高声道:

“我看,也没那个必要嘛!”

习仲勋一本正经地说:

“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立个碑子,不就让人民当成神仙圣明供奉起来了吗?”

杨得志大步走过来,一脸认真的神情:

“干脆,我们今天来个倡议,死后不立碑子,不给群众找麻烦!”

许光达举起右手,喊道:

“好!我赞同!”

周士第朝前挪着步子说:

“就把这一条写出来,我第一个签名!”

李志民举起拳头道:

“我签名!”

王世泰慢慢吞吞地说:

“我也签!”

张宗逊笑着说:

“你们都要抢先,我只好签在后头了。”

赵寿山指着阎揆要,说:

“揆要,你来执笔吧!”

阎揆要把习仲勋推到人们的面前,嗓门比谁都大:

“仲勋是秀才。要写,得他来!”

彭德怀仰望着一尊尊巍然屹立的石碑,沉思不语。碑下是石龟,碑顶是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浮雕。晴空是悠悠过往的浮云。

片刻,他仿佛是讲给大家听,又似乎是对自己说:

“任何事,说来易,做到难。能做到的,不说也会做出来给众人看。做不到的,即便是写在纸上,刻在石上,终归也是枉然。我们这些人,今天说的,日后能做得到吗?更何况古往今来,有过多少违心事?到一定的时候,你不想立个碑子,说不定有人却要挺身而出替你去建造。也许,由于当初说得到,后来却做不到,西安才会有这偌大的一片碑林啊!……”

众人陷入久久的沉默。碑林一片寂静。

“走,到那边去看看,好热火嘛!”贺龙终于笑了起来。

大家循着贺龙烟斗指示的方向看去,几个军长站在一尊歪斜得几乎倾倒的石碑下,正在争论着什么。

贺龙和习仲勋走过来,似乎听清了军长们谈论的问题。贺龙朝习仲勋使了个眼色,便蹑手蹑脚地来到大家当中。

他猛地使烟斗顶住张仲良的鼻尖,喊道:

“好哇!彭老总请你们来这里参观碑林,你们几个人却躲在这儿带头搞封建迷信,排人家胡宗南的生辰八字!”

他忍住不笑,却逗得大家一片哄笑。

习仲勋止住笑,诙谐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