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当然,大师兄之前对卫小北的天赋也有了一些免疫力,说了几句让卫小北好好休息的话语之后,便去了大树下开始练功。

回到房间,卫小北倒在床上就昏睡了过去,期间也有师父,程思思进来看过。

师父给卫小北诊了诊脉,见气息不乱,脉搏有力,自然也就放下心来。

至于程思思进来原本是叫卫小北去吃早饭的,不过见卫小北昏睡未醒,也就只能悻悻离开。

卫小北这一睡,直到午饭时分方才醒来。

这一口气睡了五个多小时,虽说醒来之后,太阳穴还有点隐隐作痛,但之前的精神消耗却完全弥补了回来。

感受了一下丹田内那一丝气,卫小北发现,自己第一次在现实里炼气,效果却超过了之前在灰界里的数倍,这让他有些颇为欣喜,如果不是马上就要吃午饭的话,卫小北都想要再去练上一会。

吃午饭的时候,卫小北才从程思思口中知道,新生军训结束了,已正式开课,而程思思每周星期五下午都会回到武馆,直到星期天下午回去。

要说程思思与现在很多女孩相比,那简直就称得上贤惠二字了,一回来就将父亲与师兄的衣服尽数收去清洗,至于做饭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嘴巴不饶人,卫小北对这一点可是经历了不少。

鉴于程氏武馆在自己上学后,几个大老爷们每天煮饭的困难程度,在吃过午饭之后,程思思就急匆匆出门,去职介所找厨师去了。

师父则按照惯例泡了一杯清茶,坐在棋盘前揣摩残局,大师兄去睡午觉,至于卫小北则依旧来到了演武场。

现在已过了秋分,相对于夏天而言,气候清爽宜人,这秋分之后的一段时间却是一年中,人感觉最舒服的时间。

一阵阵凉风吹在身上,极为怡人,既不会让人昏昏欲睡,又不会让人感觉寒冷。

来到之前的大树下,由于刚刚吃过午饭不久,卫小北只能盘腿坐下,以坐姿练习数息功。

这数息功乃是静功里的一类,并不特别强调姿态,可自立,可坐姿,可卧姿,甚至于一些国术高手,能够在睡觉之时练习此桩功。

这种功法乃是运动内脏,蠕磨内腑,增强气感的上好功法,为八极拳的调养功法之一。

半个小时之后,卫小北感觉胃部的饱胀感消失,缓缓起身,重新站了个内功桩,意念下沉,内视丹田。

或许是八极拳境界提升到炉火纯青的缘故,卫小北感觉自己体内产生的气感,要远远比师父曾经描述过的初入暗劲时更加旺盛。

丹田内那一丝气在意念的驱使下缓缓流传,吸收气感,再度逐渐壮大。

半个小时过去了,那一丝气已经将丹田尽数占据,从丹田之外而来的气感想要进入丹田都有些不太容易。

卫小北回忆了一下师父曾经说过与炼气有关的东西,明白了过来,到了这一步,自己就应该驱气走脉了。

所谓的驱气走脉乃是国术之中传统内功的练法之一。

在气充盈丹田之后,就需要以气带感走十二正经。

所谓十二正经,便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手三阴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驱气走这十二正经,能够运行气血,沟通脏腑内外,借此壮大经脉,滋润内脏,强壮筋骨皮血等等。

至于武侠小说里所说的打通任督二脉,实际上便是驱气通穴,那是驱气走脉之后的事情了。

待驱气走脉练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够驱气通穴。

这驱气通穴乃是针对奇经八脉,所谓的奇经八脉分别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经脉。

这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在最初的时候,这奇经八脉在中医上用处较少,直到国术强盛发展起来之后,这奇经八脉方才为众人所知。

十二正经为人体气血自然循环运行之线路,天然贯通,寻常人类最多也就是经脉狭窄罢了。

但这奇经八脉从婴儿降生之后,便天然堵塞。

想要驱气在奇经八脉内运转,就需要将期间的穴道一一用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