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妙极!妙极!”程行列在旁听了,咧嘴欢喜道,“说起来,老程这些年也是倒霉,不是遇李道宗便是遇见宇文来呼,总是杀不过他们!如今遇到这些软柿子,好歹也要让斧头开张一回!”

此言一出,群豪皆是不住点头附和,一时间竟开始分配起杀人的名额来。石不语在旁见了,虽然觉着好笑,但心头仍然存着一丝歉意,喃喃道:“说起来,也是怪我!若是当时不和沈通那厮……”

话未说完,秦暮已重重拍着他的肩膀,朗声道:“逝兄弟,说哪里话来!如今正是群雄逐鹿之时,便是我们缩起头来当乌龟,别人也会欺上门来!这种事,终究躲不过的!”

程行烈正在吵嚷着要亲自上阵,闻得此言,也当即回头喝道:“老二,你想这些做什么?便是你不与那沈通做对,咱家也要去寻他晦气的!”

石不语闻言倒是一奇,愕然问道:“大哥,莫非你也与他结下过梁子?”

程行烈面色一沉,薄怒道:“前次我与他在军中相遇,那厮居然侮、侮……”

“恩?你是不是想说,侮蔑?”

“不错,那厮居然侮蔑我,嘲笑咱家是个天生的丑鬼!”

“……这个嘛,老实说,也不算是侮蔑……”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初战

计议既定,滨海诸人一面遣人传书予沈达军中,细细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分辨石不语的冤枉,一面又派出使者赶赴各路关系良好的诸侯处,请其出兵相助,而除了这两项对外的事宜外,刚刚休整了将近半月的军队,又重新开始了井然有序的整备操练,以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击。

三日后,不出所料,沈达在收到书信之后,只看得几行便即霍然起身,当着使者的面,将信笺撕得稀烂,随即协同金提、程梁两路人马,加快了行军的速度,沿路更是剿灭了几处与滨海交好的弱小势力,一时之间,锋芒毕露,势不可挡,颇有谈笑间荡平安阳的气势……

而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那些与滨海向来关系良好的小诸侯,大多战战兢兢,面对滨海的求援顾左右而言他,而已然决定全力支援苏阳等三路诸侯的术、阵二宗,更是传书与附庸的小宗,令他们示意结盟的诸侯,莫要轻举妄动。因而,经得这等双管齐下,绝大多数的诸侯都保持了观望态度,没有轻易的表现出明显的态度来。

不过,在这种局势下,仍有三处人马,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态度。在得知苏阳联军进攻滨海之后,向来与滨海同存亡的西原军当即联合北戎出征,屯兵于苏阳府边境,与留守的苏阳军与前来支援的金提、程梁人马形成对峙之势,很好的起到了牵制作用。

另一面,或许是爱乌及乌的缘故,天下五魁中,那位向来偏安于一隅的建川王吴可玄亦是发布檄文,劝告交战双方保持冷静,待到查明真相之后再做定断。不过,他的雷声虽大,却无半点雨水降下,显然也受到了背后符宗的警告,不得不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倒是看似与中原诸事最无干系的南狄,在得知滨海遇袭的消息后,重又由那位刚刚返回的族长安素,率着一万人马与木精、山魈前来助阵。这中间,固然有依靠滨海来继续履行一系列协议的原因,但究其根本,恐怕也少不了某位女性的私人情感作祟。至少,在重新遇见那位热情似火的南狄女子之后,某位男性却一改往日的嬉笑态度,如同老鼠一般东躲西藏,唯恐避之不及……

十月二日,苏阳联军抵达北固关,正式拉开了天下诸侯问鼎逐鹿的序幕,到了此时,便是滨海群豪仍然存着置身事外的念头,也已不由自主的被这战争的旋涡卷入,成为这场天下纷争的角色之一,甚至,还可能是主角之一……

在略做一番休整后,数月来反复压抑着心头悲愤的苏阳王沈通,便在李执昆、张衍的陪同下,率领一万精骑出营,亲往北固关下邀战。到了此时,石不语虽然情知战事已无法避免,却仍然存了一丝侥幸,亲自出关迎战,试图当面说个清楚。

然而,在遥遥望见仇人的身影后,满目赤红的沈通便提枪杀出阵来,高声喝道:“石不语小贼!孤家向来敬你三分,你怎敢强夺我狼魈,更于暗中刺杀我儿?”

石不语被他一片喝骂,却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到了此时,趁他稍微停下喘气,方才拱手肃容道:“沈王兄,小生可以对天发誓,绝无此事!还望王兄三思,莫要给那隐藏于幕后的小人占了便宜!”

沈通正是满腔怒火时,哪里听得进去,见仇家出得阵来,刷的便是一枪,却全亏他文臣出身,武艺却是普通得很,被石不语轻巧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