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花郎想了想,道:“其实也简单,只要能让那些个藏砚石的人自己把砚石拿出来就行了。”

“可他们能自己拿出来吗?”

花郎笑了笑:“若是命令他们拿出来,他们自然不会拿了,可若是用其他方法,就由不得他们了。”

于是,大家一番商定,便决定明天一早去一趟厢兵军营。

一夜无话。

次日秋风浓烈,街上的行人走路都拽紧了衣服,生怕被风刮进了里面,一大早,包拯和花郎他们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向厢兵军营行去。

厢兵的军营在端州城外大约二十里的一处山坳里,那山坳之中盛产砚石,那个地方也是朝廷规定的贡砚开采之地,平常时候,百姓是绝对不允许靠近的。

那个地方很大,但是树少,满山遍野全是石头和一条条挖的很深的山沟,包拯他们一行人赶到军营的时候已经快正午了,他们报了姓名以及职务之后,一名厢兵便连忙跑回去通禀,不多时,游丹便大踏步的走出来相迎。

那游丹身材魁梧,长一脸络腮胡子,和他的名字有些不配,他的名字给人的感觉他应该是一个比较素雅的人,可见了面之后,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那游丹走上前来,向包拯行了一礼,然后便劈头问道:“不知包大人怎么有空来这山沟沟里?”

游丹说话极为直爽,所以一时间让包拯弄的有些尴尬,不过包拯毕竟是包拯,他只淡淡一笑,道:“前几天游指挥使说贡砚的事情已经快准备妥当,我且来查看一番,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游丹听此,也不怀疑,道:“既然如此,那请包大人随我来吧,那些工匠正在做最后的雕刻。”游丹说着,便大步在前面走开,不多时,领包拯他们去了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厢兵四处围着,里面有大大小小一二十个帐篷,那游丹在前面边走边解释道:“这每一个帐篷之中就有一个工匠师傅,当然,有些工匠是带着徒弟来的,这里大概有二十一个帐篷,这几天我让他们加紧做工,以免耽误了进贡的时辰。”

包拯和花郎他们在这些帐篷处看了看,随后包拯说道:“看他们的样子的确很勤劳的,只是游指挥使就不怕他们把砚台偷偷给带走了?”

游丹听了包拯的话,突然哈哈大笑道:“包大人多虑了,我这四周全是厢兵把守,他们那里带的走,就是方便,也不会离开这些厢兵的视线。”

听了游丹的话,包拯淡淡一笑,道:“这可不一定,且让我进去看看,你们在外等候。”

那游丹正要随包拯进去,听完这一句话之后,突然止步不前了,脸上的神色有些尴尬。因为他没有想到包拯竟然不让他跟着一同进去。

包拯进去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大家在外边等的有些着急,而就在大家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听到包拯在里面厉声呵斥道:“说,把砚台藏在了什么地方?”

众人听得这话,那里还能在外边等候,于是纷纷冲进了帐篷,冲进帐篷之后,只见一老一少跪在地上苦苦求饶,而包拯则是一脸愤怒,好像恨不能杀了眼前的两人,游丹看到这一幕,再联想到包拯刚刚的话,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上前便要给那两人一脚,可这个时候,却又突然被包拯给喝止住了,只听包拯说道:“游指挥使,打他们也是无用,还是先找回砚台再说。”

游丹是个武将,不喜欢多思,此时他也不考虑包拯是如何发现这两人偷藏了砚台的,连连应承之后,便冲出帐篷,把军营中大大小小的武将给叫了来。

众武将来到游丹议事的营帐之中的时候,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他们知道游丹的脾气,也不敢问,只等游丹来说。

第412章 测砚仪

第412章测砚仪。

可游丹并没有说,他把包拯等人请了进来。

当游丹将包拯介绍给自己的那些属下之后,整个营帐顿时沉寂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他们早就听闻过包拯,此时来他们军营,不知是因为什么事情。

包拯望了一眼这些人,然后说道:“刚刚本大人来此视察,发现这里竟然有人私藏砚台,这可是大罪,所以无论如何,今天必须把那人私藏的砚台找出来。”

包拯这样一番话后,那些武将虽然惊讶,而且还有些不服气,可却无一人敢站出来说话。他们不服气,是因为包拯这个文官,竟然来管他们,而不敢站出来说话,则是忌惮包拯和游丹两人。

在包拯说完之后,游丹说道:“一块砚台在这种地方藏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