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 (第1/4页)

柴容柄说完,花郎也连忙表示自己的决心,虽然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见两人都如此信誓旦旦,八贤王很是高兴,道:“好,你们准备准备,本王与郑王就先离开了,你们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告知本王一声就行了。”

说完,八贤王便和柴容柄离开了侦探社。

却说他们离开之后,温梦很是好奇的拿起那两首词来看,可是她上看下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问道:“这两首词很特别吗?”

花郎耸耸肩,笑道:“并无什么特别的,这首临江仙是南唐被大宋攻城那年李煜所写,全词皆言恨,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这首乌夜啼,则是南唐国破之后所作,算是南唐后主李煜对人生的感悟,但觉浮生若梦,不如醉酒。”

众人听完花郎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之后,不由得感叹起来,他们就算不是很关心国事,可南唐被灭,李煜悲惨的一生他们也是明了的,如今又看到了这两首词,不由得对李煜悲惨的一生惋惜起来,心里想着,也许李煜若真如词中所言的那样醉生梦死,倒不必为人世间的苦恼而烦了。

可人不可能一直醉生梦死的,所以当酒醒之后,他仍旧要为自己的身世涕零。

听完花郎的话之后,客厅是长久的沉默,沉默过后,花婉儿问道:“可这两首词真的跟南唐宝藏有关联吗?”

花郎也给不出答案,因为他从这两首词中只看到了一个末代帝王的悲伤,一点没有看到宝藏的影子来,但是八贤王和郑王他们又绝不可能空穴来风,所以花郎突然为此事苦恼起来。

夜已经来临,可花郎还是将包拯和公孙策两人请了来,他将八贤王对他说的那些话说了一遍之后,征询他们两人的意见。

包拯听完之后,立马言道:“若南唐真留有宝藏,我们一定要将这批宝藏找出来,这样一来,我大宋必可富国民强,一举灭到西夏大辽和大金,横扫宇内。”

突然听到包拯说出如此豪言状语来,让众人觉得很是吃惊,他们没有想到,不懂兵戈的包拯,心中竟然也隐藏着一股马革裹尸征战沙场的雄心来。

第702章 出发寻宝

包拯虽有雄心,可事情却不一定如愿。

所以这个时候,花郎将目光投到了公孙策身上,他想听听公孙策怎么说。

公孙策沉思片刻,道:“若真有宝藏,我们自然是要找出来的,只是单单凭这两首词,我们又如何找出宝藏来呢?”

花郎微微颔首,道:“公孙先生说的没错,单凭这两首词的确很难找到宝藏,所以若宝藏真的存在,而我们又想找到,就必须亲临其境,到金陵去走一趟,看看南唐城破之时,他们如何将宝藏运出。”

对于花郎的这个说法,大家都是同意的,只是什么时候去金陵呢?

大家都望向了花郎,可是花郎却只耸耸肩,说再等等。

其实要去金陵,并不必等的,只是花郎觉得这件事情好似儿戏,若如此贸贸然就赶了去,反倒lang费时间,不如再等等。

所以从八贤王来找过花郎之后,花郎他们闲来无事的又过了三天。

第四天,郑王单独一人来找花郎,而且一脸的不悦。

郑王柴容柄大概三十几岁,正值壮年,加上他样貌英俊,不威而怒,所以很有气势,他来到侦探社见了花郎,直接问道:“你想什么时候出发?”

花郎没想到柴容柄竟然如此着急,于是连忙说道:“就等郑王号令嘛,我一个无官无爵的人,实在做不了出发的住。”

见花郎这样说,柴容柄怒气顿笑,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下午就动身!”

今天下午动身显得有些急,不过花郎却并没有反对,很是痛苦的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这天下午,包拯公孙策和花郎他们将行礼一番准备之后,随郑王柴容柄离开了京城。

柴容柄离京是很是气派,就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只不过离开京城之后,他立马让跟随的侍卫换上保镖的衣服,以便引人耳目。

对于柴容柄的这些个行为大家虽然不解,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如此从京城出发走了几天,都是相安无事的。

这天,黄昏将近,他们不宜再走,于是便在一个叫凤凰集的小城镇住了下来。

凤凰集并不繁华,不过比之其他地方还是不错的,至少他们找到的客栈住起来就很舒服。

他们包下了整间客栈,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