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兄械母馊�种�涣舾�δ讣笆Φ苄郑�溆嗟母夥指��В�咳艘豢椋�蠹页缘煤芨咝恕2坏绞�欤��氖�鐾�П舜硕枷嗍欤��醚�埃��∮蜗罚�淅秩谌凇T诖笕丝蠢矗�⒆由涎�谴笫拢�咳辗叛Щ乩矗�⒆右�雷孀凇S行└辉H思椅�泶锒韵壬�男灰猓�M�壬�细窆芙毯⒆樱�桶臁跋壬�啤保�胂壬�醇依锍跃葡��⒀�诰印⑴笥炎髋恪�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 二哥的故事(4)

每日上午8点,学生们进入书馆,先拜孔子神位,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座位上的桌椅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大体上是两屉的长方桌和长凳或方凳,凳子没有靠背,如果坐姿不正,尤其是写字的时候,就很容易驼背。因为受了二哥的影响,陈鹤琴从小就养成了挺胸直背的习惯。学生们在座位上坐好后,先朗读前一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先生从内室出来,学生们依次把书放到先生面前的方桌上,背诵自己学过的课文。学生们背书时,作船摆式姿态,悠来晃去,似怡然自得。旧书背完,先生开始教新书。先生对学生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所学的书都有不同。先生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念完一节,先生在一节的末尾处画上一个记号,然后再教下一个学生。学生把先生教过的书拿回到座位上琅琅诵读。诵读时也要作摇摆状,以彰文中意境。有时学生口干舌燥念不动了,或是打算偷懒,先生就把手中的戒尺在桌子上敲一敲,学生立即振作精神,继续诵读;学生要歇息,先生又用戒尺敲一敲,嘴里说道:“读呀,快要放学了!不读熟,要迟放的!”学生们听后不敢懈怠,读书声又起。至正午11时半,先生说:“放学了!”学生们就把书包包好,向孔子牌位作一个揖,鱼贯而出,各自回家。下午的课是写毛笔字。学生们一到书馆,就忙着打开书包,拿出笔墨纸张。开始写字的时候,先生把着学生的手一笔一画地教,撇要怎样撇才会有力,横要如何横才会不曲。几天以后,年纪稍大些的学生担当先生的角色教年纪小些的学生练字。待字练得稍好一些,就开始描红。木刻的描红纸,上面印着:“上大人,孔乙己。”学生用毛笔蘸了墨照样描,描熟了一张又换一张,熟悉字的结构和筋骨。学好印格后,就要临碑帖。临碑帖通常从颜体开始。字写好之后,学生就把宣纸拿到前面,并用戒尺压好,以防被风吹跑。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背书,先生则用红珠笔改字。字写得好,画上一个红圈;字写得特别好,画上一个双圈;字写得不好,加一直杠;写得特别不好,打一个叉。到了下午四点,放学了。先生就把批好的作业逐张发还给学生。如果红叉得多了,学生要被关晚学。离开学堂前,学生要先向孔子神位作揖。如此往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夏天时,天光长,下午写字之后,就对“对子”。先生每天给出一个对子叫学生对,从一个字开始,逐渐到六七个字。对子是作诗的基础,经过了这样的训练,陈鹤琴的国文底子自小就打得很好。

学生对对子的时候,先生有时正在瞌睡。有些胆大的学生在底下偷偷游戏,把书撂在了一边,还不时观察前面的动静,生怕惊醒了先生,受到责罚。学生玩的游戏,一种叫“木偶戏”,是在两个大拇指上,画上两个不同面孔,如一个画上孙大圣,另一个画上二郎神,再在指头上戴上两顶纸帽子,一顶当作金箍棒,另一顶则当作方天画戟,二人在天空间交战,游戏的人口念锣鼓点。如此这般,学生们纷纷比画起来,有的演“四郎探母”,也有的演“击鼓骂曹”。突然,瞌睡中的先生被吵醒,学生们立刻把两只手放下,口里乱喊乱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有的孩子玩得太起劲了,先生就走过去,提起戒尺在他的头上敲上一敲。然后,诵书声复起。

另一种游戏叫“斗船”。学生们各用纸折成小船,然后将纸船的头迎面对上,双方各自鼓起嘴巴去“吹”对方的“战舰”,先倾翻的一方为输者。一对战罢,又一对开战,直到“天翻地覆”、“一片狼藉”,幸得先生未发现,否则,谁知哪个小孩子又要被罚呢!

“摇头摆身”是私塾里的健身运动,“琅琅诵读”是私塾里表情的歌唱,而游戏则是私塾里的孩子们天性和情感的释放,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儿一般,尽管空间不大,但快乐却并不减少。这与星泉先生的学问好、待人随和与思想开通有关,镇上的大人、小孩都十分敬重他。可惜,不到半年,陈鹤琴改在二哥阿垚家中开的家塾里念书;以后,二哥病了,由他的同学王立贤先生来代替。

按照传统,私塾中教学蒙童分“写”和“读”两部分。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