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陈鹤琴还根据对一鸣的观察与研究,编成《儿童研究纲要》,作为东南大学及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课的讲稿。他经常把一鸣抱到课堂上作示范和研究对象。一鸣发育得很好,在众人面前不怯生,又学步,也能够咿呀学语;当看到大人对他笑,他就跟着笑;大人教他说简单的话,他也跟着学;他的小手里拿着铅笔,走路的姿势也很逗人喜爱。陈鹤琴讲课时,经常举出许多生动的实例,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陈鹤琴的研究和实验始终得到妻子耐心的帮助与配合,他曾深情地写道:对于我的妻子雅琴,我也非常的感谢;若没有她的耐心协助,那我虽有试行家庭教育的热诚,恐也不能见诸事实。《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7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当代学者、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对陈鹤琴的著作作了评价,他称“这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他写道:1949年前在我国心理学史上,陈鹤琴是一位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儿童心理学家。可概括三个方面: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儿童心理学开拓性著作。不但在1949年前一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就是在今天,他的研究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儿童早期发展的追踪研究是一个典范。在陈鹤琴之前,我国尚无心理学家对3岁前婴儿时期的心理发展作过这样完整的追踪研究,从而使他的研究成果更富于科学性、明确性。

坚持把儿童的心理研究和儿童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使儿童的心理研究为社会实践服务。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第546—547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1924年5月,陈鹤琴参加由陶行知等发起成立的平民文学委员会。7月,由中华教育改进社发起的全国教育展览会在南京举行,陈鹤琴担任展会幼稚教育组和儿童玩具组主干事,并于会后分别作两组工作总结报告。此时,陈鹤琴在国内教育界及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研究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不久前,他的膝下又多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他给女儿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秀霞。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 家庭教育(1)

1925年,《儿童心理之研究》姊妹著作《家庭教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陈鹤琴早年的另一部重要著作。陶行知曾评价道:“此书为东南大学教育科丛书之一,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7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教育家郑晓沧读过此书后,“但觉珠玑满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域”《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6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家庭教育》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陈鹤琴在该书的序中写道:“本书共分十二章。先略述儿童之心理与学习之性质及原则,以为施行家庭教育之基础;次述普通教导法以作选择家庭教育原则之纲要;继述关于卫生教育,情绪教育,群育及智育各方面之原则凡九十条,本书前后所有原则,共计一百零一条,每条原则后面举事实一二以解释原则的真谛并加以讨论,以使阅者对该条原则的意义能够格外了解。”《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7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5年前,陈鹤琴的好友郑晓沧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佛戴之教育》(又译“卡尔?维德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和《自然教育》(The Naturel Education)。前者是1918年德国牧师卡尔?维德的作品,书中描述他如何教育儿子成长为一名“少年天才”。小维德只是一个智弱的儿童,在父亲有计划的训练和教育之下,小时就能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律博士并任柏林大学教授。大维德用日志记录了教育儿子的过程,他的教育方法之一是经常带孩子到外面去接受新事物,开扩视野,增长见识。陈鹤琴读过之后,决意也写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他根据自己研究儿童心理和对儿子一鸣所进行的连续观察,实验的心得、体验,从儿童心理出发,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总结出一系列教导儿童的原则。陶行知说,一鸣就是陈先生的佛戴,《家庭教育》一书就当作《一鸣之教育》看也是可以的。

《家庭教育》自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