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井中古灯 (第1/2页)

十年后,

“师叔,前方就是那座古寺了。”

一处荒山上,宋鹤年正在跟金蝉向前走着。

宋鹤年如今已是净魂四层的修为,而且在执行喂养宗门妖兽的任务时,与许多妖兽都颇为亲善,得到了陆庭滨的另眼相看。

此后,陆庭滨让他尝试着修炼《火鸦神功》,竟很快便入了门,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的天赋。

陆庭滨大喜,便将他收为了弟子,故而称呼金蝉为“师叔”。

宋鹤年偶然间得知了金蝉性喜探寻名山古刹,想起了自己当年在俗世间游历,曾在一座深山中,见过一座有些奇异的古寺,便跟他提了一嘴,

金蝉听后,大感兴趣,立即向宋鹤年询问起来,于是两人便出现在了这里……

又走了一会,过了一个山坳后,前方的矮松藤蔓丛中,果然现出了一座已然荒废的深山古刹!

稍走近些,发现那座寺庙总共约有百十间殿房,曾经的规模相当不小,

可惜的是,如今大部分都已坍塌,连主殿和大门匾额都看不见了。

金蝉有些唏嘘的问:

“宋师侄,可知这里原叫什么名字?”

宋鹤年努力回忆了一下,

“嗯……好像叫无妄寺?不知有无记错。”

两人说话间,已走进了一处保存得较为完好的殿房,

只见殿内有一尊大佛塑像,原本的镀金早就被人刮走,看起来就像锈迹斑斑的塑像一样。

“咦,供奉的竟是燃灯古佛……倒是少见。”

金蝉仍未长高,还是一副小孩的模样,此时的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在这座殿房逛了一会,宋鹤年又带着金蝉,来到了一处四围种着许多翠竹的殿后院落,

“当年我躲避仇家时,曾独自一人在这个院落住了一晚,

睡到临近黎明时分时,迷迷糊糊中似乎看见附近有宝光闪烁,再定神看时,又不见了踪迹,

此后我无事时,又来寻了几次,再没看到过那道宝光,

若非当时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恐怕会怀疑自己是睡迷糊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奇异境遇,宋鹤年才会觉得这无妄寺很是奇异,

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金蝉面前提起这里了。

但金蝉听了所谓的“宝光”后,却似乎不怎么感兴趣,

他反而不时的蹲下,研究路边的一些神龛、佛雕,甚至还拿出纸笔来写写画画,显得兴致勃勃。

宋鹤年见此,不由的微微摇头,

他早就听闻了,这金蝉师叔作为掌教的关门弟子,确实天赋异禀,修行速度突飞猛进,只用了区区百余年,就成功晋升金丹,

然而,相比起宗门的功法典籍,他却似乎更喜欢钻研佛门经书,常常在各处名山古刹中流连忘返,十分的奇特。

此时一见,才知传言果然不虚……

宋鹤年本人对佛家之物,一点兴趣全无,也不好打扰金蝉师叔,便寻了个石墩盘膝坐下,趁机吐纳起来。

宋鹤年知道自己入门得晚,修炼上自觉一直还算用功,

但比起好友林鼎天来,还是差了一些,

他喜欢跟人攀交,擅长维护跟同门之间的关系,

而林鼎天自上山以来,基本每日有空就废寝忘食的修炼,

如果不是处在“凡俗三境”,不能辟谷、仍需睡眠,更要做些宗门任务,宋鹤年怀疑林鼎天能直接闭关个十几年不出门……

“咦,这井中好像有东西!”

不知过了多久,眼见日已西斜之时,宋鹤年忽然听得他那金蝉师叔发出了一声惊呼。

起身走了过去后,见金蝉停在了一口古井前面,问他:

“会使避水诀吗?”

宋鹤年点了点,

像隐身术、敛息术、避水诀、搬运术,是他们玄阴教外门弟子上山之后,必学的秘术,宋鹤年自是已掌握得炉火纯青。

金蝉于是率先跃入了古井中去,宋鹤年立即跟上,

井下原本漆黑一片,直到金蝉拿了可闪闪发光的夜明珠出来,才将四周照亮。

井水清澈无比,两人一直向井底潜去,原以为很快便能见底,

谁知游了半晌,仍没到底,区区一口井而已,竟出奇的深!

幸好井水较为温暖,游了这么久,也丝毫不觉得体寒。

又过了一阵子,四周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