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慧一 (第1/1页)

母子三人静静站在一旁,瞧着树下人裴宴淮一笔一笔的勾勒。 终于,顿锋提笔,将小狼毫归置在笔枕处。 等墨迹干透,他熟练的将符纸折成三角,然后分别装进三个似曾相识的藏青色福袋中。 然后俯身,从书案旁的的木箱中取出一个紫黑色的盒子,将平安符都放了进去,没有封口,直接递给了她。 说了句和上次在龙隐寺初见时,说过的一模一样的话。 “收好。” 分明是冬日,可此刻的温晓晓却春风满面。 “谢谢世观先生。” 路初尘心生讶异,不动声色的瞧了二人一眼。 妈刚才称呼的是小叔的字? 怎么还加了先生? 两人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近了? 温晓晓低头看着盒子里的符,抬头问:“你是不是放错了,我只求了两个。” 说完,从中取出一枚,准备还给他。 裴宴淮语气平淡如初,他说:“多出来的那枚,算作送你的见面礼吧!” 温晓晓闻言,欣喜的说:“哇塞塞,真的是给我的吗?” 裴宴淮轻点了下头。 她喜不自胜的看着他,一双明媚灵动的狐狸眼亮晶晶的。 “你真好。” 温晓晓:(?˙▽˙?)!这个人其实还是很懂事的嘛! 她心里对裴宴淮的印象分,因为这枚平安符的关系,好感加一。 再次听到“你真好”三个字的裴宴淮,心中升起一丝苦涩。 没想到人生第二次听到这三个字,竟然都是出自同一人之口。 可是看着温晓晓脸上纯粹的笑容,秀美的像是远山亭莲池中,六七月份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她的快乐,似乎真的很简单。 裴宴淮忽然生出一丝错愕,随后便是明悟。 心随意动,手中的墨玉珠又向下拨动了一颗。 他沉声道:“符已经画完,温小姐所求如愿,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温晓晓面带喜气的挥手说:“好的好的,世观先生拜拜,新年快乐哈~” 挥手作别。 温晓晓将手里的那枚平安符,重新放进紫色盒子中,另取出一枚,交到顾幻手中。 “幻幻,这枚平安符,不仅开过光,而且还是你小叔亲自写的,只此一枚,一定要收好喔。” “要是不见了,下次再想求个一模一样的,可就不容易了。” 顾幻闻言,郑重其事的将平安符收了起来,“妈妈,你放心,我会好好收着的。” 午间,母子三人寻着饭香去了五观堂。 或许是因为过年的关系,掌勺的师傅竟然包了饺子。 胡萝卜口蘑豆干馅儿、芹菜豆皮馅儿、还有木耳西葫芦粉丝馅儿的。 沾着醋吃,别有一番滋味。 午饭后,吃饱喝足的三人,悠闲下山。 温晓晓还在路上拍了很多照片,照片中有景有人。 ……… 龙隐寺,禅房。 裴宴淮与一位身穿僧袍的老和尚相对而坐。 这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和尚,便是龙隐寺这一代的慧一法师。 也是裴宴淮的师父。 两人中间的矮几上放着一个棋盘,裴宴淮执黑,老和尚执白。 慧一法师落子后问:“过去一年游历红尘,世观可有所获。” 裴宴淮淡淡的回答:“了却了一桩旧事,认识了一位新人。” 老和尚捋须,平静的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裴宴淮不为所动,只是淡淡的说:“师父曾让我观众生相,可数十年来,众生之中,无我。” 多年前,幼年裴宴淮,被裴家人送到龙隐寺带发修行。 慧一没想到老方丈那一卦,影响这般深远,业果报应到了一个弱子身上。 他感念裴宴淮年幼早慧,颇有慧根,于是破例将收作了俗家弟子。 俗家弟子不能有法号,于是在他弱冠之年,下山之际,替他取了字。 唤作世观。 意为,观红尘百态,悟人世繁华。 然而多年过去,他却一直没能放下。 慧一法师叹道:“一念放下,方能万般自在,你若执着心魔,如何能得大自在?” 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裴宴淮沉默不语,垂眸落下一粒黑子,他不再与慧一辩证,直接转了话题。 “数年前,您曾告知我的那句话,我如今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慧一法师转动着手里的念珠,又捋了下花白的胡须。 “佛门与你,并非归宿,你的心,从未在这方丈之间,佛渡不了不愿自渡之人。” “既已寻得答案,与你而言,这是件喜事。” “余下的,得靠你自己去确认。” 裴宴淮闻言,神色淡然,没有承认,也并没有否认,只是拨动了下手里的墨玉珠。 慧一法师说:“用过饭,便下山去吧!” “来年再来告诉我,你的收获。” “但愿那时,你能够真正得见天地,得见众生,得见自己。” 裴宴淮敛眉,只是无悲无喜的应了声:“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