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页)

,潮汐效应阻止了它混合成单一的整体。”

佩罗瑞摇摇头,“看着这星环,我感到很震惊,老伙计。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成为一名学者,但却对天文学知之甚少,怎么会这样呢?”

“我对人类的传说也一无所知。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关键是这些星环并不罕见。几乎每个气状巨星都会拥有,即使只是一圈薄薄的星尘。泰米洛斯的太阳系里并没有气状巨星,因此除非一个泰米洛斯人是个太空旅行者,或在大学里研究天文学,他才有可能会了解星环。奇特的是,这个星环异常宽广,亮得足以引人注目。真是太美了,它至少有数百公里宽。”

这时,佩罗瑞捻着他的手指,“那就是了。”

布里斯看上去有点吃惊,“是什么,佩?”

佩罗瑞说,“我曾研究过一些诗歌的片断,非常古老,而且用古银河语写成,这种语言极难辨认,但却是那个伟大时期最好的佐证。——我到底在说什么呀?”

布里斯说,“古老的诗歌片断,亲爱的。”

“谢谢你,布里斯,”他说,接着对特维兹说,“为了在我跑题时将我引回正题,她一直都在留意着我的话。”

“这正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佩。”布里斯微笑着。

“不管怎样,这首诗歌片断描述的是地球所在的行星系统(太阳系)。我不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完整的诗歌已经不存在了。至少,我找不到它。只剩下这一小段留存下来,或许是因为它的天文学内容才使它被保留。无论如何,它指出了在第六颗行星有三个明亮的星环‘耀眼而广阔,照亮了整个世界’,你瞧,我依然能够引用它。我那时不理解星环是什么。我记得把它想像成三个圆环在行星的一侧排成一行,这似乎是荒谬的,所以我没有将它收入我的资料库。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他摇晃着脑袋。“在今天的银河系里,一个神话学者就象个独行侠,他已经忘记要请教别人。”

特维兹安慰道,“忽略它或许是正确的,老佩。不能按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诗歌。”

“但那个物体正是它所指的含义,”佩罗说指着屏幕说,“那就是诗歌里说的事。三个广阔的星环,具有同一圆心,比行星本身更宽。”

特维兹说,“我从未听过这样的事。我并不认为星环会如此广阔。相对于它们所环绕的行星,它们总是非常狭窄的。”

佩罗瑞说,“我们也从未听过可居住的行星拥有巨大的卫星,或者是辐射性的外壳。这三点是很独特的。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曾经是可居住的辐射性行星,环绕着一个巨大的卫星,而且在其太阳系中另外还有一个带有宽广星环的行星,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碰到的就是地球。”

特维兹微笑着,“我同意,老佩。如果我们找到了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行星,我们找到的一定就是地球。”

“如果!”布里斯叹了口气。

三十

他们正远离这个星系的主体,从最外面的两颗行星之间向外跳跃,因为此时在15亿公里以内都没有高质量的物体。前方只有一片巨大的慧星云,它的重力作用微不足道。

远星号加速到0。1C,光速的十分之一。特维兹很清楚,在理论上飞船可以加速至接近光速,但他同样明白,在一般情况下,0。1C已经是个合理的限度。

在这个速度下,飞船可以规避任何高质量的物体,但却无法避开太空里无处不在的星尘,还有延绵伸展的单个原子和分子。在极高速度下,即使象这样细微的物体也能造成损伤,它们会刮削飞船的外壳。如果接近光速,每个撞入船体的原子都成为宇宙射线粒子。在贯穿船体的宇宙射线下,船上的每个人都无法活命。

虽然飞船正以每秒三万公里的速度飞行,但在显示屏上却察觉不到远处的星星有任何移动,它们仿佛一潭死水。

计算机扫描了周围极广区域内的星空,以防有任何体积不大,但却足以造成碰撞的物体处于航线上,倘若出现这种极其罕见的情况,飞船会轻微改变航向以避开它。

由于任何可能碰撞物体的细小体积、它经过飞船时的速度以及飞船不受惯性作用的羁绊,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里你根本感觉不到有任何变化。

所以,特维兹没有为此费神,或者说他是漫不经心。他正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迪尼多给他的三组坐标,特别是指向离他们最近的行星的那组坐标。

“这些坐标没有问题吧?”佩罗瑞焦虑不安。

“现在还不清楚,”特维兹说,“坐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