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可是几经翻阅,夏元熙敏锐的找到一丝疑点。

作为一个只负责审核盖印的人,他落下印信的位置一般都有固定的习惯,掌门殷时泓以前的的落印位置都是很规律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近几十年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浮动。

奇怪了……

夏元熙将所有印信落款的地方认真对比,渐渐看出一些门道来。

以前的书信是字成之后盖上印信,而现在不同,仔细观看下,反倒是黑色墨迹在印信的朱墨之上,所以字迹与印痕相交的地方要稍微比以前更暗淡。

换而言之,现在出现的文书都原本是一张盖有印信的空白纸张,后来的人在上面随意书写手谕内容,自然也就会互相矛盾!

怪不得如此!

夏元熙受到启发,开始把文书的内容分类,按照有利于三长老的、五长老的……全部分为几堆。

然后她发现,每年的手谕数量基本都是固定的,而且偏袒各位长老的文书数量都差不多,基本各自在五十封左右。

这简直就像是,每年各位长老们都能领到某些数量的空白手谕似的!

☆、第261章 东海·龙宫行(九)

“为什么你们不去面见掌门,把五长老嚣张跋扈的行为告知他老人家定夺?”回来后,夏元熙问吴涛。

“掌门在参悟一种威力奇大的道法,为了防止魔头侵袭,布下了堪比天罗地网的大阵。除了几位长老外,谁也不敢上去打扰他老人家。三十年前,掌门的关门弟子冯师叔前去探视,结果勿入阵法,到现在也没醒过来。”

睡三十年?是被纺锤扎了手,中诅咒的公主嘛?夏元熙默默吐槽。

以她多年作死的经验来看,问题一定出在这个掌门这里,而那些长老们一定知道内情!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是自己亲自去看看吧?

……

对于一位掌门的居所来说,殷时泓占得地盘倒是很大,整座山都被他一人承包了,而且山上看不到一个人,真正是地广人稀。

夏元熙为了隐匿身形,没有用任何仙法道术,而是收敛起息,跟凡人一样,一步步沿着狭窄的山道走上去。

远远看来,这座山仙气缭绕,飘飘出尘。然而走上去才会因为它过于浓郁的雾气困扰,她衣物渐渐有些潮湿,仅有的一条小石径几乎被杂草覆盖,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人踩踏过。

虽然从未来过,但夏元熙总感觉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什么时候呢?

回忆渐渐远去,在浓雾中模糊不轻的密林轮廓渐渐和夜色中美轮美奂的长长回廊,还有觥筹交错的宴饮人群相重叠。

即使这里空无一人。

是银霜海,那艘为天魔复生而打造的宝船,它和这里有一模一样的气息!

夏元熙心中一凛,指尖窜起豆大琉璃光王本愿经的无垢光。

这时,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夏元熙四周原本是郁郁葱葱的松柏,低矮的灌木林则散落着杜鹃、海棠之类花草,在乳白的雾气中,湿润柔美的花瓣有一种春睡方醒的味道。但是此时此刻,这些景物在被无垢光照射的地方发生了改变,茂盛疯长的不知名野草占据了绝大多数地方,而殷红的花朵则变成了惨白的枯骨,零零散散落在道旁的荒野上。

而在光芒不能直射的阴影部分却没有任何变化,娇艳的花朵依旧夸耀着自己的美丽,在白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诡异。

任何人看到这种场景,总归难免一惊,然而夏元熙却熄灭了光,大刺刺走上去,掐下一朵带露的杜鹃,红的像血。

“完成度很高嘛……”柔软的茎叶绝对是真正植物的触感,但在随后又亮起的无垢光下,它再度变回一节硬邦邦的指骨。

不仅外观、气味、形态都发生了变幻。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幻象,那也太匪夷所思了,要维持这么真实的幻象扩大到这么广阔范围,还保持这么多年,估计花费的灵珠可以堆一座昆仑山出来。

“要么融华派都是不世出的狗大户,壕无人性,要么就是这个地方本身有问题。”夏元熙断言。

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就像是宝船底下的空间乱流一样。

即使发现了如此不合常理的迹象,夏元熙也没有因此退缩,她索性熄灭了无垢光,就这么向山上走去。

宝船里面的空间乱流都是真实的,只是有某种力量扭曲了空间的存在方式,让它们像是出错的乱码一样;而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