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怼���咏�澜缰��铩�囊馐队胄榛谩!�

“可是我与化乐天的家伙们三观不合,总觉得不会成功的样子。”夏元熙默默感觉到怖畏明王的记忆里面,对化乐天的印象是“故步自封的妄想狂”,要她去学化乐天的典籍,总觉得太强人所难了。

“不,他和一般的化乐天人不同,是少数能够看清楚天人局限性的智者。以至于他在寿终前已经是所有化乐天人的眼中钉。”

“他叫什么名字?”

“无名,因为自从他在人界皈依佛门,就抛弃了属于天人的一切。”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夏元熙也是好奇心起,一回到王诩的衙门,她就迫不及待翻阅起了其中的内容。

第一页只有四个字,但仅靠这四个字,就彻底把夏元熙吸引了。

梦幻泡影。

一眼看去,这四个字风格各异,就像从风致美妇到枯瘦老叟一样,毫无共同点,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和谐,仿佛它就该如此。

梦,旷然天真,如新萌之芽。

幻,秀润高华,若夏花吐艳。

泡,狂放不羁,似流云奇诡。

最为出色乃是最后一个字,影。

在“泡”字极尽变化的绚烂后,风格突变,弃了超逸绝伦的气势,笔墨间藏锋稚拙,雅逸恬淡,枯寂孤清。

这四字无一画相似,每一次起势收势都在转变,仿佛用这四字道尽了一生一世的悲欢离合。

这个人……和一般的化乐天人确实不同啊!

【世间一切无生无灭,犹如虚空中之花……】

夏元熙在经过开始的震撼后,收拾心情,继续看下去,发现了他的不同。

化乐天天人们使用幻术,乃是希望幻术的极致能够取代现实;而王诩的幻术则认为世间万物如幻,故而幻术和现实的界限十分模糊,最终还是要勘破一切,穿透幻术与现实组成的谜障,到那一步就是成就大道了。

一个执着于幻之生,一个寻找着幻之灭,但这书上的内容与二者都不一样。

他认为,无论幻术还是现世,都是无生无灭。世间的一切就像是天降甘霖,聚拢成湖,然后蒸腾为汽,最终又还归天空之云。无论雨、湖、汽、云,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象,实际没有变。

这样的想法在化乐天中无疑是异端,怪不得化乐天人视他为叛徒。

夏元熙隐约觉得,这书应该是最适合她的理论。在闭关步虚时,她曾听过一对双子的提点,突破了生与死、明与晦的界限。

现在轮到现实与虚幻了吗?

☆、第275章 镜城·幻三昧(八)

在夏元熙以前的世界,把意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浅显的,越往后越反映自己最真实的心理。比如一个极爱吃狗肉的人,看见朋友毛色油亮肥硕宠物狗,他的第一层意识告诉他“这是朋友的狗”,第二层意识则仅仅是一只狗的形象,到了第三层,就只剩下原始的食欲了。

这无疑与佛家八识心王的说法暗自相合。

眼、耳、鼻、舌、身五识能看、能听、能嗅、能辨味、能感觉,负责对外界作认知了解,再转交由意识系统组织,在心中投射出完整的形象,就是人的表层意识。对不少人来说,表层意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主宰并贯穿了整个生活。

第七识可称为意,又叫末那识,也是地球上指的中层意识,掌管了人理性的思考。它在位阶上高于前六识,但自身过于弱小,因为用感性认识事物人远远的比用理智思维判断的多,真正使用中层意识的人很少,有也仅在某些需要的时候如此。

第八识阿赖耶为心识之本,也是最深层的思维,它强大无比,有一心化万法的能力,它无善无恶,既能杀人放火,也能救度众生,需要用第七识的力量去调动它,否则它就如宇宙星空一般,不会回应外界任何事。

即使是化乐天天人,思维也绝大多数停留在表层和中层,甚至心性比凡人更有缺陷,因为他们本身有着近乎无尽的寿元,若是还具有能勘破八识的无上智慧,那恐怕三界之中,再无一种生灵能与之比肩。

可是,在那位无名僧人的学说中,就提出一种崭新的可能性,一种修行中层,乃至深层意识的可能!

天人天生神通,无忧无虑,远离烦恼和纷争,他们所做的大多只是满足自己浅显的欲…望,即使是贪染明王这种大天魔,也是在怖畏明王陨落后才隐约察觉自己真正的心意。他们得到东西太容易,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懂得思考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