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宋哲宗九岁登基,当时朝政一直由高太后把持。高太后执政后,任用司马光为宰相。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接着重用革新派的章惇,恢复了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宋哲宗时期宋朝的国势有所起色,并且在宋哲宗时期宋朝曾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这在一直都是被动防守的宋朝历史上可以说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可惜宋哲宗虽然励精图治,但是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进一步激化,埋下了北宋灭亡的祸患。可以说宋哲宗是一位理想主义人物,他更多地像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上有许多想法,但在实际运用上却缺少变通和从权的能力,难以处理诸种复杂矛盾和关系。

宋哲宗的种种缺点对于韩磊来说都不重要,但是韩磊看中宋哲宗他是一位有想法的皇帝,他与其他皇帝以及那些保守派不同,宋哲宗一直期望大宋能够在自己手中强盛,希望大宋能够恢复旧唐疆土。他有这个想法,并且敢做敢为,韩磊便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他算计宋哲宗。

宋朝占据中原,掌握着天下最为富硕的土地,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并不弱小,相反的他的国力远远的强过周边国家。之所以宋朝在历史上被流下一个被欺凌的形象,这与宋朝的政治环境有关,当时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而且宋朝国内极少有支持对外扩张的权臣。没有了对外扩张,只是被动防守,宋朝自然是成为周边国家的猎场。

韩磊知道这位宋哲宗,他知道这个皇帝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同样的他也知道这个皇帝他缺乏政治手腕,他的治国理念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韩磊才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这个皇帝极易被外界控制。

岳老三出身江湖,他看不出韩磊算计中的种种后果,他得韩磊的命令让他到东京城传播西夏皇妃与天山童姥的关系,同时有泄露了一些有关于生死符的消息出去。

其实西夏皇妃与天山童姥有关系,这对于朝堂之上的那些大人物来说并不算什么,最多他们也只是将其当做谈资,茶余饭后说说西夏国出身是如何卑微,从上到下都是一些江湖草莽。

但是生死符不同,灵鹫宫远在天山飘渺峰,但是在天山童姥数十年的经营之下它早就控制了中原乃至于东南沿海的大多数江湖帮会,可以说中原武林的半壁江山都掌握在天山童姥的手中。

这些江湖草莽那些朝堂之上的大人物是看不上眼的,但是他们却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政治眼光以及嗅觉,他们虽然看不起这些江湖草莽,但是却也知道这群人桀骜不驯,倘若能够掌控他们,那么便是等于掌控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这个消息被放出之后本是有两个结局,一是各国派兵围剿天山,希望能够从天山童姥手中得到控制生死符的方法。而是除了西夏意外的所有国家联合起来一起攻打西夏从西夏皇宫之中得到生死符的秘密。

可惜有韩磊的参与,第一个结局是不可能出现的,起码在西夏灭亡之前,这个结局是不可能出现了。

天山童姥深居简出,江湖上有人传闻她是神仙,有人传说她是恶鬼,但是不管如何这天山童姥的恐怖却是深入人心。倘若有其他可能,这三十六洞洞主和七十二岛的岛主是万万不可能与天山童姥相干,毕竟相比较可能够摊明白虚实的西夏皇宫,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天山童姥实在是太过恐怖。

所以只需要引导,这些人便会舍弃进攻天山而是将目标转向西夏。有了这些武林人士为那些朝堂中人做马前卒,那么各国也会暂且将视线从灵鹫宫转移向西夏。至于之后西夏因此灭国,各国将目光转移向缥缈峰,这些事情就不是韩磊该管的了,韩磊要的只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那他便能够在天龙横行无忌。

“章惇,章惇,师父说到了东京城便是让我找这人,可是他怎么没告诉我这章惇居然是宰相。”

章惇这个人在历史上不像王安石、司马光那样名声显赫,但是他却是宋哲宗亲政之后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宋哲宗亲政之后,他恢复了王安石倡导的新法,而这其中章惇便是他的主力先锋,章惇帮助宋哲宗恢复新法,并且修正了新法之中诸多的弊端。同时他还是一个对外的死硬派,在他做宰相的时候,他对西夏、辽国、吐蕃实行强硬政策,并且还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将他称作是宋哲宗的左膀右臂也是不为过。

韩磊需要朝堂之上、将目光转向西夏,江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