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不管怎么样,写作本书时,笔者愈发清晰地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王石明确自己一切的战略目标都是为了做“百年老店”。而本书在引子里已经罗列的“万科之最”,就无疑是万科为了自己目标所做出的较好诠释了。

在这里,本章的结尾想引用知名企业战略研究专家姜汝祥博士的一句话:“万科具备了成为百年老店的一些基因”。

梦醒“综合商社”(1)

“征服”二字往往会写在每一个于经济大潮中激荡者的脸上。更何况王石带有某种天生的野性,还有他那“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有了一定积累的万科,在王石扩张式的推动下,呈现出“加速度”发展态势。于是,追求大而全、甚至是“综合商社”模式,一度让王石自己也乐在其中了。

只是,万科规模上的胜利和好看,却也带给了王石某种压迫感,甚至让他潜意识里提前有了一种“困”的担忧。

1。 “万科以前是做贸易的”

王石真正享受到万科“加速度”*,是从“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开始的。因而王石才会时常不忘“万科以前是做贸易的”。本书前文中所说的“空手道”即为王石对那个时期的调侃式描述。

不过,正是贸易为万科的起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包括资本和人力。而在外人看来,王石其实也有自己“贸易王国”的梦想。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优势,进出口贸易一日千里,只要有进出口权,闭着眼睛都能发大财。而对于王石来说,无论是1983年来深圳委身于深圳特区发展公司,进而担任饲料科副科长,还是一年后创立“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王石当时运营的就是一家国营贸易公司。特别是在获得索尼摄录像器材的代理权后,王石领导的公司在进出口业务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王石公司代理的索尼产品更是一度占到了国内市场的60%。

说起那时的情景,一位万科的老职员回忆颇有代表性:整天没有时间休息,只是不断地开票、发货,周围被提货的人紧紧包围,甚至在梦里都被围得密不透风,不停地开票、开票……一次在1985年,万科进口了两万台的录像机,货运到仓库,准备分装发车的时候全体员工傻眼了,原来这两万台录像机全部是国际线路,根本没办法在内地使用,但离交货日期只有两周了,如何是好?万科贸易的员工开始上下总动员,全部拆箱后交给维修部改装,然后再装箱最终还是按时交了货。

那时的经营状况可见一斑。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贸易业务也一直是万科稳定和主要的利润来源。

万科股份制改造后的第二年即1990年,经过6年左右迅猛发展的万科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具体表现在:万科已经形成进出口、代理、转口及连锁商业等综合性业务格局,有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并在美国、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联络机构;建立了从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到纺织服装、化工原料、土畜产品、金属矿产、轻工产品、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贸易系统框架,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种类十分广泛。

万科“贸易王国”的发展形势似乎初步形成。

只是,王石并没有迷惑于眼前的繁荣场景,他在潜意识里加紧了思考万科未来的战略规划。也许正是当时的清醒,才有了后来王石对公司贸易一片繁荣的“空手道”之说吧。

后来王石在自己的回忆中说,虽然当时的外表看起来很不错,但他自己很清醒万科是和深圳当时的大多数公司一样,吃着“政策饭”,发展后劲及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紧迫,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稚嫩。王石的敏锐由此可见。1995年,深圳某市属大型贸易集团属下有十几间贸易公司终于挨不过去而宣布破产,就曾经引起巨大轰动。。 最好的txt下载网

梦醒“综合商社”(2)

贸易鼎盛期过后的第三年,王石提前采取了行动。1993年,万科对贸易系统开始进行重大调整,逐步压缩原有布局,仅保留深圳、广州、海南、杭州四个业务网点。同时,在贸易口形成了四家全资公司——贸易公司、现企、广州分公司、海南分公司,一家合资公司——协和,以及杭州商代处的新布局。

后来,随着整体战略的调整,王石领导下的万科贸易不断压缩,直至1999年万科全面停止贸易业务为止。这是后话。

2。 索尼的工业诱惑

索尼是少有的几个被王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