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实闹匾�揪丁D壳埃�蚩平�饕�突Щ�治�8个品类,并已经形成了四季花城、金色家园、城市花园三个定型产品,这三个定型产品将占未来万科产品供应的90%。

按照王石的接班人——郁亮的说法,以后的万科就是要“根据客户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推出不同品类的产品。例如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双人家庭、丁克家族、养老的家庭,三代同住的家庭。就像宝洁品牌下有很多细分的品类一样”。

“坚持住宅专业化发展方向,万科至少十年不变。”王石的接班人郁亮曾坚定地表示。而要完成“精细化”转变,郁亮也认为还需要些许时日。

5。 一个不可回避的方向

“企业的边界取决于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的消长。当一个企业的规模效应已不能抵消克服管理难度上升的成本时,这个企业就到了增长的极限。”王石说。

王石此说的寓意,就在于本书上文中提到的他所倡导的“住宅产业化”。而笔者也在万科的思想大本营——《万科周刊》里读到了这样的内容: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住宅市场已经从最初的萌芽阶段逐步走向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个人购房逐渐成为主流。市场渴望大量优质住宅的供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改善居住品质的需求。然而,现场加工生产的建造方式无法在大批量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的要求,在这一趋势下,住宅生产必然要走进工厂,住宅产业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方向。

……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万科一直扮演着行业持续领跑者的角色,在房地产市场集成程度逐日提高的今天,万科正以推行住宅标准化为起点,逐步完成住宅的工厂化生产,并最终实现住宅产业化的目标。

据相关资料表明,“住宅产业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所谓住宅产业,只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业概念,它是金融、建筑、建材、轻工等50多个与住宅建设有关的产业的总称。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如今许多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工厂化程度平均超过50%,日本达到70%以上。如日本丰田住宅生产的钢结构独栋住宅,安装起来只需要一天,这种装配速度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完全不能想象的。

工厂化生产带来了规模化效应,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使住宅施工现场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可回收材料占66%,建筑节能50%以上,符合环保节能的世界潮流。

相较于上述国家,王石认为,中国住宅业的工厂化程度还很低,不超过10%。至于万科,虽然相关探索走在了行业前面,但工厂化程度也只有15%,主要应用于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内装体系,四季花城的情景洋房局部采用了现场装配的方式,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还有很大距离。

为了推进住宅生产的现代化,中国政府也曾于1994年6月正式提出“住宅产业化”概念,并将之列为国家六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进行研究。1998年8月,国家建设部专门成立了“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全力推进住宅建设的产业化进程。

王石和万科管理层认为,住宅产业主要涉及九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土地、规划设计、建造、建材、销售、中介代理、广告、物业管理。而所谓“住宅产业化”,就是对这些相关行业和生产流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住宅建设的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

鉴于对未来趋势的强烈认知,王石判断,在市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量”将成为住宅业的第一难题;在巨量的基础上,如何保证高质量和环保,将是第二个难题。而传统建筑方式无法解决这两大难题,因而工厂化住宅是市场必然的选择。同时,近年房地产价格上升速度较快,对市场整体发展不利,但也给推进住宅工厂化带来了有利机会。

如今,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已选择“住宅产业化”来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万科管理层似乎认识到,许多万科地产长期引以为自豪的单项优势,比如规划、营销、广告包装,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而且在现实中其领先优势正在缩小。那么,万科地产所有而其他发展商难以效仿的则是: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成熟的职业队伍、企业强大的专业化操作能力,以及万科地产的品牌效应。

而要将这些独特的优势凝聚、升华,使之成为万科地产新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化”就成了王石和管理团队一个最恰当不过的战略选择了。

2007年,万科在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