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他们总是在计算自己的得失,生怕吃了亏。可实际上,他们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失去了升职加薪的机会。到头来可能连本应得到的薪水都得不到,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的新人取代了他的位置。这就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处。

一个人,如果只把眼光盯在眼前的回报上,为了多挣二百少挣二百而上蹿下跳的话,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比尔·盖茨把自己锁在车库里,潜心于软件开发的工作,那时候,他的眼睛里盯着的可不是几个客户给他的一点微薄的定金。他的理想是〃每张书桌上会有电脑,而每台电脑都用微软产品〃,他是为了自己远大的事业目标而努力的。至于美元,比尔·盖茨毫不担心,也不去计算,〃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当他拥有了自己的微软帝国,成为世界首富以后,曾经说:〃如果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不错!我们不管在哪里、在谁的手下工作,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前途而打拼。为此,我们怎么还能去计较干得多还是干得少,是在8小时内还是在8小时外呢?也许,我们暂时承受了痛苦和不公平,也许我们并没有得到老板的青睐,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当成自己懒惰和不负责任的借口。能力和阅历比金钱重要一万倍,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走,是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无形资产〃。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29节:What……我要做什么(1)

2.What……我要做什么

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你首先要弄清楚,你的工作目的究竟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常常陷于工作的本身而模糊了焦点。也因此,他们拘泥于自己惯常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不去思考,也不去总结,就像一台没有生命的机器,虽然轰轰隆隆地运转着,却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在哪里。

科学家发现,蚂蚁之所以行动一致,主要是因为它们是通过气味来联系的。如果这个蚁群中的某一只蚂蚁死了,其他的蚂蚁会凭它死后散发出的一种气味找到它并将它拖到〃蚂蚁公墓〃去。

科学家用了一个试验来证明这个观点。他们收集了一些被晒死的蚂蚁,将它们的尸体研成粉末,然后将这些粉末用喷射器喷到一些正在蚁穴口站岗的〃卫兵〃身上。

几分钟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洞穴里的蚂蚁一涌而出,向卫兵们扑去,扯胳膊抬腿地将它们抬向〃公墓〃。卫兵们当然不干,奋力挣扎,但看起来这些进行尸体清理的蚂蚁也非常执著,它们死死地咬住卫兵,与之展开拉锯战,并不断地释放信号,召唤更多的蚂蚁出来帮忙……这样的〃战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场蚁群内部的〃动乱〃呢?科学家研究认为,是因为卫兵们身上沾上的死蚂蚁的气息传到了蚁穴里。而穴中的蚂蚁接受到这样的气息后,便本能地认定这些卫兵已经死亡,必须将它们送往〃公墓〃,因此立即开始清理工作。

〃放了我吧,你们搞错了。你们看看我的头还在动,我的触角……你们仔细看看呀!〃卫兵急得满头大汗,拼命解释。

〃不好意思,既然你身上发出这种死亡的气息,我们就只能认为你已经是一具尸体,公事公办了。〃从洞穴中出来的蚂蚁坚持认为自己做的是该做的事情,毫不妥协。

这些〃尸体搬运工〃还真是认死理啊!可惜它们已经忘了清理尸体工作的本来目的,这样的工作就是机械式的、毫无意义的。它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正像这些蚂蚁一样,只管按照以前的惯例埋头去做,却从来不想想,是不是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了?目标是不是已经有了修正?做的这个工作意义何在?是否符合别人的希望和要求?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小陈是某财经杂志社的编辑,负责人物专访、财经快讯等栏目的采编和组稿工作。

→虹→桥→书→吧→BOO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