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宵张灯,可以上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说:“元夕燃九华灯,照见千里,

西都京城街衢,正月十ji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

隋:元宵花灯,虽起源于汉代祀典,但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上元

张灯的习俗还不十分普遍,到了隋炀帝,他是历代最会侈煞自肆的皇

帝,奇怪的是在典籍上,查不出有什么关于春灯的记载,只是御史柳或

有禁止元宵赏灯奏章云:“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日,充街塞

陌,戏聚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竭资破产,竞此一时,无问贵贱,男

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由此而成。盗贼由斯而起,无益于化,有损于

民。请颁令天下,并即禁断……”此一奏章,虽经隋文帝批准,亦仅禁

于一时,此外隋炀帝一百‘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观灯的诗,说明当

时,又是通衢张灯开城不夜,供人观赏了。

唐:唐代上元,非但官家大事铺张,并且开市燃灯,与民同乐,永为

定制。从武则天临朝当政,权相赵州苏味道一首五律元宵花灯盛况,

可以窥见一斑。苏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

逐人来。游妓皆稼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及至禅

位中宗,中宗不但自己微服出宫观灯不算,甚至还带了皇后妃嫔出宫

看灯,逛累了就在勋戚近臣家里歇宿。凡是在宫中操作勤奋的宫娥彩

女,并准上元之夜相携出宫游乐,以示勉励。真正做到普天同庆,举国

欢腾的境界。嗣后,睿宗继位,尽管他在位时间短暂,可是上元张灯,

确十分火炽热闹。他在福安门外搭建了一座精巧绚丽的灯轮,高有二

I…余丈,金镂翠羽,明灯万斛,瑶林琼树,闽彩夺目,长安士女,倾城而

来,裙屐如云,人影衣香,叹为观止。

唐玄宗在位初年,正是国势盛张,富强康乐阶段,明皇又是耽于逸

乐的风流天子,当然上元张灯,更要超轶前朝,奇肴琼丽了。他在长春

殿摆设“临光宴”款宴耆旧近臣,让大家欣赏别具匠心的白鹭转花、黄

龙吐水、金凫银燕、九芝献瑞、浮光洞、攒星阁、缥缈台、腾波屿各种千

交万幻的灯彩,宴罢奏他跟梨园子弟共谱新声的《夜光曲》,撒下漫天

花雨般的岭南荔枝干,让宫人们堕髻牵裳去你争我夺,一片柳群莺娇

的旖旎风光,然后分别赏给红圈帔、绿晕衫以为笑乐。

上阳宫结扎灯楼三十余间,楼高一百五十余丈,征召民间巧手灯

匠“毛顺”扎成龙凤虎豹各形花灯,衔珠顾尾,腾踔奋翼,各极其状。其

中并杂以玉箔丁当,微风过处清韵锵锵,人间天上,可算冠绝古今。凡

事都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国舅杨国忠也是穷奢极欲、不甘后人

的奸宄之徒,上元之夜,在府邸的房廊丹阶,遍插红烛,飞光射壁,令人

目眩,大家称之为“千炬围”。韩国夫人也不示弱,做了一百多株枝繁

叶茂的灯树,每株有数十丈高,竖立在高山之上,元夜点燃起来,大月

高悬,繁星无量,烛照四野,比起美国白宫新年的圣诞树,雄伟壮丽只

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宋灯烛媲美盛唐,而且可以用机械来操作

北宋:北宋时代灯烛之盛,不但媲美盛唐,而且穷巧极工,甚且

更迈前朝,汴京皇城前兴建“棘垣灯山”。所谓“棘垣”,乃是编扎带

刺荆棘为范围,有类现代铁丝网,限制闲人乱闯,垣内灯山,饰以木

雕仙佛车马人物图像,掺杂迷离耀眼的灯彩。御街两侧,飞丸、走

索、吞火、掷剑,歌舞杂陈,车驾巡行,百乐皆作,竞奏新声,御驾乘

平头辇穿山登楼,御座左右朵楼,各排灯球一枚,方圆丈余,内燃如

椽巨烛,照耀楼台,恍如白昼。中厅用藜蒲细草编咸巨龙,披锦染

金,障以轻纱薄幕,飞扬蹀耀,烟云万状。两侧文殊普贤宝相庄严,

跨青狮、御白象,指掌伸屈,甘泉遍洒,足证早在北宋时期,就有人

发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