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 (第1/4页)

太史慈长出一口气,想起自己还要进宫去见汉献帝,哪里还敢耽搁?匆匆出府后,带着二十多名特种精英,上马扬鞭,向皇宫缓缓驶去。

在一路上。太史慈心事重重。先是汉中和长安战事地问题。太史慈到现在都觉得莫名其妙,吕布在池阳和西凉人作战那是在自己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咸阳的被围就有点莫名其妙了。尤其是在同一时刻汉中军队猛攻沈岭,更加不可思议。三处的军事行动几乎是不约而同,这未免太巧合了。

依照现在这种局面看来,李催郭汜、马腾韩遂、张鲁刘备三方绝对是有计划的统一行动,否则绝对不可能出兵时间这般整齐一致。但问题是他们三方是怎么合作的呢?太史慈实在看不出来他们合作地基础。

难道是通过王允?

但另一个问题马上就出来了,王允并不知道贾诩是自己的人。而且在自己占领长安之前,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已经介入到长安的斗争之中。所以王允的种种布置都是为了对付贾诩而设置的,按照时间上来看,只怕张鲁和刘备等人现在还不知道王允深思的消息呢。那就是说汉中军现在地军事行动、咸阳地被围攻早就已经是计划好了的事情。

但若是王允为了对付贾诩联合了汉中的张鲁和刘备,那么前提条件就是把刘焉的三个儿子送回去。否则双方根本没有合作的余地。

可是一旦送回去刘璋三兄弟,益州的刘焉马上就会变得无法压制。只怕会立时发动大军攻打长安。前一段时间,汉中战事打得极为消极,不但贾诩另有所图,而且张鲁和刘备也是以坚守为主。怎么才几天的工夫就变了个样子?

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一跳:难道汉中的敌人并不知道贾诩和张绣领兵外出地事情,现在猛攻沈岭并非因为贾诩不在沈岭,而是因为另有厉害的后手对付贾诩?

心中更加不安起来,对方应该是深知贾诩的厉害,绝对不会轻举妄动,现在突然发难一定是有十足的把握对付贾诩。虽然对方并不知道贾诩现在不在沈岭。那即是说对方有一条计策可以十拿九稳吃定贾诩。而现在贾诩不在沈岭,张辽虽然饶有才智,但是只怕是凶多吉少的局面。

可惜现在自己干着急也没有办法,只好希望贾诩能够快一点赶到汉中支援张辽。

哎,现在自己还是想一想怎么应付那些朝廷里的反对派吧。

一想起这件事情来,太史慈更觉心烦。这几天自己已经是拳打脚踢,极力应付长安城内的各种困难,但是形势却不见有好转,究其原因,皆是自己不擅长政治所导致的。

想一想以往那些惊心动魄、可是自己却得心应手、无往不利的战斗,太史慈突然有一丝明悟浮上心头:自己没有变,但是自己所处在地位置变了。

初来这时代的时候,由于自己隐藏自己的实力很好,再加上当时权利的斗争都集中在洛阳的外戚和宦官身上,当然无人注意自己这种小鱼小虾。后来诸侯会盟,天下万众瞩目的是袁绍这等世家大族、豪门公卿的传世子弟,自己一介寒门,当然不会引人注目了。

要说这期间唯一地建树就是自己弄了个新“五德终始说”出来,但这件事请说起来就汗颜,自己根本就是毫无建树,完全是管宁一手操纵的,自己只不过是坐享其成,定了个当世大儒的名号,要是让自己上台讲学那肯定会原形毕露。

虽然后来击败了袁绍,占据了大半个北方,但是为了挑起战争,自己一直在玩失踪。在暗中出其不意解决各种问题,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可是现在呢?自己已经由明转暗了,身份更变成了大司空。这种转变使得自己一下子站到了长安城乃至整个天下争斗的风口浪尖上,周围都是一些对自己不满的敌人,管宁等人又远在青州,身边根本无人辅助。自然是困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自己还是采取以往的战略对付敌人,那绝对是不合时宜,现在自己已经是万人瞩目地人物,一言一行都在有人窥探,自己若是再弄什么低调行事只怕会把形势弄得更糟。反倒不如放手施为。以雷霆万钧的手段给朝中重臣们一个下马威。否则即便是自己今天能够把事情强压下去。如后这些人也会处处与自己作对,弄得自己畏首畏尾,更留下后患无穷。

()免费TXT小说下载

想到这里,太史慈仿佛又回到了前些时候诸侯会盟的时候肆虐各地诸侯的场景,胸中振起雄心:好,就要我太史慈陪你们玩玩,先给你们来个厉害,等日后管宁到长安后便慢慢收拾你们!一夹马腹。太史慈胯下战马仿佛知道太史慈心一般长嘶一声,带着太史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