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袁霸接过口来说道:“刘岱大人你不要急,本初公答应你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出尔反尔的。等到大事一成,刘岱大人马上就是兖州刺史。只不过现在事情有一点麻烦。”

刘岱笑道:“这个我知道,我刘岱又不是不懂大局的人,本初公现在屈居袁公路之下,自然很多事情都不好说。”

袁霸满意道:“刘岱大人明白这一点就好,其实本初公正在寻找时机,哼,袁术这小子太看不出时机来了,虽然皇帝消失了,但是毕竟还有朝廷在,居然会在现在称帝,简直就是自寻死路,而且也是给我袁氏家族找来了无数的麻烦,若是袁术乃是成大事之人,那还可以,但是这小子和本初公相比真是差得太多,居然还敢妄谈什么自己是可以配五德的天子。”

刘岱笑道:“新‘五德终始说’的确是博大精深,就连新‘五德终始说’的创始人太史慈都不敢这么说,这个袁公路妄托天命,实在可笑之极。”

若是太史慈在此听到了这番话,一定会十分的荣幸,因为从他们的话里,已经可以看出,新“五德终始说”已经开始深深地影响着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要知道在三国时代,要想做到现代文明社会那种普及教育的程度,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青州虽然有学校,但是已经是竭尽全力,若是统一天下后,想要做的这一点更是难上加难,没有知识的普及,那就更谈不上思想的启蒙,商业的繁荣虽然可以带来新思想,但是那道路也是极为漫长的。

所以在这时代,思想的传播还是要依靠这些知识分子来完成,虽然新“五德终始说”产生之后,各种各样的意见都有,而且褒贬不一,但是正是这种效果才证明新“五德终始说”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

无论反对和赞成的人都会对新“五德终始说”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进行反复的辩驳,这时代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党争、清谈、吃药、喝酒”,所以新“五德终始说”就是借助这种渠道,开始在华夏大地上传播。

袁霸听了刘岱的话后,点头道:“说实话,抛开敌我立场不论,太史慈的确是一代人杰,在学术上更是到达了开宗立派的宗师境界,如此文武全才,实在是世所罕见。”

刘岱冷哼一声道:“不过还不是败在了本初公的手里?”顿了一顿,刘岱又道:“算了,我们不说这个,现在我就出去看看,只要等到这府中下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动手了。太史慈的母亲有失眠的症状,所以睡下之后,这府邸中的人基本上不敢走动。那时候乃是动手的最好时刻。”

刘岱想起一事,低低笑道:“本初公真是越来越算无遗策了,明明知道太史慈回到青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却还在以防万一,派两位先生冒险到这里来行事。”

袁霸摇头道道:“这并非是算无遗策,而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没有和太史慈正面对敌过,你就永远不知道太史慈的可怕。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摸不透太史慈的底子,虽然我兄长袁敏已经到荆州去暗中追杀太史慈,可是根本就是全无把握,这个太史慈当真是个隐匿高手,在荆州人生地不熟的,这许多天中,各路高手居然鲜有遇见他的时候,即便是遇见他,也无不是惨淡收场,荆州有名的高手文聘与别人联合起来夹击太史慈,却被他逃得生天,而且还重伤了两人。谁知道这一次太史慈能不能逃跑回来,这是以防万一。”

刘岱点了点头道:“本初公所虑极是,不过劫走太史慈的母亲的确是可以击中太史慈的软肋。而且青州的一干人等怕太史慈的母亲担心,所以一直在这老太太面前对于太史慈的行踪讳莫如深,诸多谎言,就连这老太太身边的人都被一一地瞒着,太史慈的几个老婆更是不知道,还以为太史慈在长安那里督战,寻找皇帝呢。所以今晚更加方便我们行事。”

袁霸冷笑道:“如此最好,听说太史慈是个大孝子,所以他莫要让我失望,最怕他学汉刘邦,见到项羽抓住自己的父母要下锅煮了,却说要项羽分一杯羹。”

刘岱闻言一愕,说不出话来。

毕竟枭雄之心如同大海,根本不可以测量。

袁徽却嘿嘿笑道:“听说太史慈有妻貂蝉,乃是人家绝色,不知道今天晚上在不在这里,若是有机会,我定要大快朵颐。”

袁霸却沉声道:“住嘴!跟你说过多少次?贪恋女色是会坏大事的,尤其是淫人妻女的事情更加要不得。”

袁徽无奈道:“兄长生什么气?我当然知道一切以大事为重。”

袁霸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又沉默了一会儿,刘岱站起身来,走出了房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