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部分 (第1/4页)

ξ淦鳌�

现在太史慈还想不到,他在后世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至于他的成功、他的军队、他的王朝、与之相比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正是他的哲学创造了长盛不衰的华夏奇迹。而这些,司马懿当然不知道,他现在一心想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家族和太史慈斗个痛快。

故此,司马懿看向自己的哥哥,冷然道:“早就知道在太史慈的手下永无出头之日,更知道太史慈早就看穿了我的居心,这几年来一直在找我的痛脚,哼,尔虞我诈!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可以在益州打开一片天空,那就让我们和太史慈分出个胜负吧;看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三部 一统 第十卷 第二章 汉中(二、智斗)

司马朗点头道:“看到仲达这般信心十足,为兄十分高兴,现在长安乱成一团,都在为西北的战事忙碌,正是我们行动的最佳时机呢。”

司马懿淡然道:“我辛苦的摆出了这种局面自然是为创造机会逃离长安,我司马家庭现在在朝廷办事的人只有我司马懿一个人,剩下的人都已经淡出院人们的视线,在这个时机要想逃走的话,还是很容易的,按照计划,你们一个一个地离开长安,这样目标会很小,而我司马懿则是最后离开长安的人,保管他们不会察觉。”司马朗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但那是问题是我们这般离开长安早晚会被他们发现的,若是后面上来追兵便不好了。

司马懿微笑道:”那便要看我们采取何种路线了,从现在看来我们进入到汉中的最好路途便是出长安西门,直奔斜谷关,那里便是刘备控制的地方了,因为,我们出城之后一定要快马加鞭,赶到此处我计算了一下,时间上绝对来的及。顿了顿。司马懿信心十足道:“首先我回创造一个离开长安的机会,然后在我离开的前一天黄昏,咱们家族中的人化妆相继出城,反正在当天晚上时,我们司马懿家族少了这么多人也不会有人发现,这么一来。你们便多了一晚上的时间,你们星夜赶路,虽然因为人多,目标过于明显,所以导致速度回很慢,但有一天一夜的时间,还是能感到我们汇合的地方的,而我则在第二天早上拿着军令堂而皇之地出城,绝对没有人回阻拦我,然后名正言顺的向斜谷关前进,在和你们回合之后。斜谷关已经尽在咫尺,到那时,即便是长安方面发现我们司马家族有问题只怕也晚了。〃司马朗恍然道:“原来如此,仲达真是算无遗策。”

司马懿微笑道:“至于赶路用的马匹我们不是早就在城外准备好了吗?这绝对不是问题,现在唯一欠缺的事情就是益州方面还未来人与我们接应,不过我看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司马朗闻言一怔道:“仲达你什么时候和益州联系上地?”

司马懿傲然一笑道:“还用得着我联系吗?庞统自然会派人过来的。”司马朗闻言恍然笑道:“对极对极,是为兄糊涂了,庞统应该知道怎么做的。”

司马懿“嗯”了一声,思索道:“这是我们欠缺的最后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若是庞统的人没有来,我们便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那会葬送我们整个家族,而且以后我们要在太史慈的手底下安分守己做良民,毕竟我们那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和太史慈争胜的资本。”司马朗不明所以的看向司马懿,司马懿解释道:“若是庞统没有派人来,那便证明庞统虽然厉害,但是却没有和太史慈分庭抗礼的资格,如果庞统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我们投向益州那一方。也是败亡的结局,倒不如在太史慈手底下无所作为,还可保全我们家族司马朗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的确如此,现在全天下的走向完全在益州的身上了,一旦益州失守,孙策和曹操也是时日无多,对于我司马家族来说,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击败太史慈,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若是被太史慈夺下益州,那便万事皆休,故此,庞统这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实在决定了益州的成败和天下大事的走向,若是庞统不能令仲达满意的话,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长安地好。孙策和曹操都不是我们可以效忠地对象,不但在地理条件上有所欠缺,而且无论是从声望、皇室宗亲、学术、宗教各个方面都无法和益州相比。一旦益州丢失,我们即便是去投靠他们,那也失去了意义,对于天下大事无异于杯水车薪。”司马懿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我们就把庞统如何采取行动当成一道试探庞统的测试题;不过至少目前为止;他做的不错;就是不知道着最后的一招了;若是他错过了机会;那便永远失去了与我联手的可能性。而在这之后;我们也不可能再找到这样的机会了。〃

司马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