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李仙儿自是负责训练那些欢天喜地的女孩儿。

===============================================================

自有了伊籍、王豹和李仙儿等三人的帮助,太史慈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这只属于自己的军队。

()

说到训练军队,那可是太史慈得当行本色了,曾经身为特种军人的他终于在此时找到了一种归宿感。

十公里负重跑,自由搏击术,隐藏术……一个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军队的训练方法用在了这群“新兵蛋子”身上。

这些人何尝经历过这种“折磨”,在听太史慈训练方法时一个个就已经目瞪口呆了,只觉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第一天操练下来,就连冷冰冰的王豹也累了个臭死。五百人全都倒下了,别说吃晚饭了的劲儿,就连脱衣服的力量都没有了。

不过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因为太史慈第一天的运动量是他们的一倍,负重更是他们的两倍。更让他们佩服的是一天下来太史慈毫无疲态,依旧神采奕奕。

而且太史慈告诉了他们一句话:他太史慈的一身本领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在一旁跟着训练的王豹也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看似文弱太史慈居然有如斯恐怖的体力和坚强的毅力。却哪里知道太史慈的身体经过改造,天赋异禀,哪里是这些常人能比得了的?

这些人本来无不视太史慈为偶像,一听此言士气大涨,无一人偷懒,发了疯的训练。

当然太史慈心中想要打造的军队并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需要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战斗方式和武器。

太史慈这军事迷当然知道在三国时代骑兵是兵中之王,比如吕布和张绣的西凉骑兵,河北公孙瓒的白马骑兵,还有后来曹操手中的虎豹骑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骑兵。

不过这三支骑兵各有特点。

西凉骑兵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轻骑兵,他当然也和其他轻骑兵一样,士兵身上仅披轻甲,移动速度快,转身灵活,但是他们的武器并不是一般轻骑兵那样的轻短兵器,由于精于骑射,他们远战有长弓,近战则是长武器。一击不中,远扬千里和群攻围杀的草原之狼的战斗方式是其最大的恐怖之处。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士兵的作战素质要求过高,兵员难以补充,更让人头疼的是一旦被包围,那脆弱的防御简直就是弓箭手的移动箭靶。

白马骑兵的特点正和西凉骑兵相反,由于马种的优良,白马普遍超过两米二,使白马骑兵拥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在正面作战中简直无可匹敌,白马骑兵最擅长的作战方式就是以其恐怖的速度和气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溃敌人,由于速度和气势的无与伦比,这让弓箭手也无法有效的克制住他。

但他的最强处也正是他的最弱处,如果从正面打乱了他的冲击阵形,那么白马骑兵不堪一击。历史上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时就是这种情况:袁绍想尽种种办法遏制白马骑兵,效果均不理想,反倒是将败之时的一次冲锋打乱了白马骑兵的阵形才大败公孙瓒。

虎豹骑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人与马都是身披鳞甲,速度快,对弓箭的防御也高,这就基本让敌人的弓箭手失业了。在近战时虽然鳞甲防御重型武器的效果很一般,但由于转身灵活,加上人人武艺不凡,又善于象白马骑兵一样冲击而又五白马骑兵一样的弊病,简直就是毫无缺点。

当然这只骑兵无异造价太高,就是财大气粗的曹操也无法把这种编制扩充到全军。而且鳞甲生产起来太费事,所以曹操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舍得拿出来用的。并且投石车仍可对其造成巨大伤害,而像其他的以砸为主的重型长武器更是鳞甲的克星。

但总的说来,骑兵在三国的优势是无可取代的。

不过太史慈并不想在初期过于注重和发展骑兵,因为这时代马匹是非常珍贵的战略物资,而且中国人有阉马防止战马在作战时发情的坏习惯,马是死一批少一批,自己现在士兵和金钱都少得可怜,将来财大气粗兵多将广了,才必要大力发展骑兵,因为打造骑兵太浪费钱了,而且太史慈在太史慈看来,就算只使用步兵,也有对付骑兵的办法!包括上面那三种骑兵。

方法此时就在太史慈的手中。

===============================================================

请大家去看看小弟的两个作品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