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 (第1/4页)

可惜此时已经晚了,青州军的的士兵已经蜂拥而至。

有管亥这等攻城高手,陈留还在话下吗?

更何况还有史阿等人呢!

只一会儿工夫,青州军便攻克了陈留城,陈留谋士刘翊死于乱军之中。

经过官渡和陈留两次战争,青州军一共收编了袁术的士兵五万多人,实力大增。

浑身血污的张勋醒过来以后,在监牢里看见了陈宫,两人见面唯有相视苦笑。

青州军众人现在还懒得理他们,在陈留略作休息后,太史慈便命令杜远带兵攻击中牟、廖化带兵攻打长社、臧霸带兵攻打许田、纪灵带兵攻打武平。

而太史慈和管亥则带领特种精英和五千青州军直奔汜水关而来。

至于史阿则回商邱报信。

陈留城和官渡城则交由徐庶打理,至于大河对岸乌巢到白马一带则交由伊籍管理。

陈宫和张勋则被送回了邺城,把他们两人和甄付、袁建、张邈三人关在了一起,等候日后的处理。

史阿把这消息带给高顺后,高顺马上按照太史慈的吩咐开始把这消息渗透给了东郡城内的袁术,故此陈留的事情好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得袁术军中一片大乱。

当确定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之后,袁术简直施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终于决定接受张燕连日来再三的请求,准备突围。

至少从陈留传来的消息看来,张燕的确没有和青州军勾结——陈留城外的伊籍大军五万人都在那里。

这消息当然是高顺蓄意渗透的结果。袁术只知道陈留城已经失守,官渡也是一样,如此看来,青州军投入的兵力绝对不会少于五万人,就因为这一点,袁术便不再怀疑张燕暗中把伊籍大军渡过河来。

也因为这个原因,失宠的谋士阎象再一次受到了袁术的重视,算是死灰复燃。

于是袁术的九万大军,加上张燕的五万大军一起打开动军的城门向豫州蜂拥逃窜而去。

高顺大军也不为难他们,只是在沿途的城市不断的伏击袁术的大军,更把定陶和鄄城的袁术守军全数收编。

经过青州军的骚扰和袁术士兵的不断逃跑,袁术大军通过细阳,快到下蔡的时候已经还剩不到六万人了。

而这个时候,太史慈的军队正在陈留一带攻城掠地呢。

中牟守军最少,所以杜远一个从冲锋便攻克了中牟,杀死了袁术军的守将;攻打长社的廖化则是兵不血刃,他要赵恒到长社城内劝解自己的兄长赵定投降。

赵定思之再三,终于无奈出城受降。

廖化在占领长社之后带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长社南面的城市颍川,也就是阳人,因为那里还有袁术的大军,有廖化在那里镇着,颍川的袁术守军根本不敢出城。

臧霸攻打许田也容易得很。纪灵也没有辜负太史慈对他的期望,到了武平之后,对武平的守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劝降乐武平的守将。

至此,陈留境内的城市再一次回到了青州军的控制中。

不过这一回最大的区别是那些支持袁术的世家大族再无半点力量和青州军作对抗了。

张邈和陈宫的被抓则是对他们致命的打击。

陈留,乃至兖州的世家大族完全地没落了。

陈留的消息之后还是传到了袁术的耳朵里,袁术又恨又怕,生怕青州军在身后追击,连夜逃跑。

张燕看看快到袁术的老家了,便按照计划在袁术的身后偷袭袁术。

袁术没有想到和自己一路行来的张燕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向自己动手,不过张燕只是抢劫一番,并且在最后留下话来,说是这是为了投靠袁绍,所以在袁术的军队中抢点东西算是见面礼。

袁术闻听这个理由气得差点吐血。

谋士阎象提醒袁术,认为这是张燕的挑拨离间之计,毕竟张燕和袁绍之间有深仇,不过张燕说的事情不可不防,所以建议袁术再回到豫州前,先派人调查一番。

袁术深以为然,撒下人手去调查,结果却得到回报:袁绍在豫州已经联接了大批世家大族,正在积极行动,要取代袁术的位置。

更带来消息说,袁术期盼的援兵孙策根本就没有北上援助的意思,而是趁着青州军和荆州的张允大军在弘农郡开战之际,向荆州发起了进攻。据说现在周瑜大军已经攻下了彭泽和柴桑,正准备进一步扩张自己在荆州的地盘呢。

这两个消息更令袁术怒发冲冠,于是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更召回在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