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1/4页)

许子将眯着眼睛看着太史慈淡然道:这许多年来;老夫其实一直在青州;只是子义不知道而已;天下大乱;青州才是唯一的净土。能够收拾此乱局的人唯有子义。老夫一直在拭目以待;只是前一段时间子义居然会无缘无故的失踪;老夫正大感奇怪。不过马上就明白这是子义的小小伎俩而已。算来也知道子义不日即将入主长安;老夫怎么还能在青州坐着?当然就到到了于禁将军那里;静候子义的佳音了。

太史慈心中惊讶:许子将一直在青州?这怎么可能?要知道青州有着极严密的户籍制度。更效法了后世的防伪标志的方法,用了这时代一些宗教骗子常用的“碱水显影法”来做成身份证明,所以外人是绝难作假混入到青州的,像袁绍派人到东莱劫持自己的母亲,才一进入到青州就已经被发现了。只不过为了对付袁绍,才一直隐忍不发。

而许子将在青州这么多年自己居然不知道,这人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许子将转过头来看看天丰和沮授,笑道:“打打杀杀的事情老夫见得多了,故此长安大乱的时候,老夫倒宁愿在弘农郡呆上一阵子。听说于禁大军入长安了,这才和天丰和沮授这两个小跑到长安来。”

田丰和沮授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称呼自己是小子而感到不快,反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显然这一段时间和许子将相处得不错。沮授出言道:“主上,我和元皓本欲和于禁将军一同入关,但是为了长安,主上一下子抽光了司州的所有兵力,毕竟不妥,所以我和元皓在司州做收尾工作,直到徐元直派人来接管那里的事务。看看人手,能够勉强防御司州,这才和元皓陪着许子将先生进关来。幸好现在荆州与孙策开战,打得不亦乐乎,所以我们只要派少量的人手维持各地的治安便可。”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一点他当然早已知道,但是太史慈却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两人这么迟迟不肯进关,恐怕是为了袁绍。眼下,袁绍败亡在即,身为袁绍原本的臣子,两人心中当然很不舒服,虽然说两人是君子绝对不会对自己有二心,但是在此关头,出现犹豫不决,甚至暗中帮助一把,帮袁绍逃走都是有可能。

许子将乃是深知天命之人,此时口称讨厌兵荒马乱,但是以他在青州这许多年而自己去懵然不知地神鬼莫测的本领,要安然进长安,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一定要这两人陪自己进长安,而且和两人的关系还这般好,显然是为自己规劝两人,毕竟这天底下能瞒过许子将的人没有几个。实际上,田丰和沮授虽然早已经加入青州军,但是两个人的心中一直有袁绍的影子,虽然两人仍然为自己尽心竭力地谋划,但是作为谋士,一旦心中有顾忌,那么时间一长就会在所有的事情上患失患得,畏首畏尾,才智的发挥更是大打折扣,至少在对天下大事的全盘谋划会刻意回避袁绍这一个点。

时间一长,绝对是害人害己的局面。不过此刻见到其(原文挡住看不见)神采飞扬的模样,太史慈倒觉得许子将一定打开了两人心中的死结。

太史慈正在思索,性格直爽的田丰在一旁出言冷硬道:“主上,我们也是想要看看本初公最后地结果,希望主上见谅。”

众人知道田丰和谁说话就是这个臭脾气,所以丝毫不以为意。沮授有点尴尬,但还是接口道:“虽然知道过分,但是还是希望主上能够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太史慈一摆手道:“两位先生是要我如果袁本初战败后侥幸得脱就放他一马是吗?”

田丰点了点头,依然冰冷道:“什么都瞒不过主上。”

太史慈转头看了看许子将,心中一动,便点了点头道:“这个要求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是两位先生觉得有必要吗?”众人一听太史慈要放袁绍一条生路无不大吃一惊。

李严在一旁着急道:“主上,袁绍有虎狼之心,不可放虎归山,那绝对是养虎为患!”

于禁也要出言阻止。

太史慈却一摆手,因为他正在等着田丰两人的回答。沮授闻言,低下头去。田丰却直视太史慈,目光中闪动着别人难以解读的光芒道:“主上,为何会没有必要?”太史慈看了一眼在一旁微笑不语的徐子将,叹了一口气道:“两位先生,若是太史慈是个虚伪之人,那刚才一定会对两位先生的请求满口答应,但是这么蓄意笼络别人的事情我太史慈可做不出来,太史慈当日请求两位先生加入我青州军。那是因为两位先生有难得的才华和为国为民的志向,又因为两位先生的确是办大事的人。否则,即便是才华再高,我太史慈也不会放在心上。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饴,我想我和两位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