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引子

司机小宫是给领导开车的,确切地说是给处级官员掌握方向盘的。

处级官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换在北京,您拣一块砖头随便往人堆里一扔,准砸到两三个处级。当然,在北京除非您是建筑民工,否则您是没那么容易找到一块砖头的,即便找到,没扔出砖头您就被警察扔到警局里了。这只是比方,建议您别去尝试。当然,在北京,司级京官还骑着自行车上班呢,您一个处级干部指望有专车有专职司机为您服务,那您一定是春梦未醒。

退一步,如果换在省级机关,处级干部有专车的寥寥无几,有的话一定是幸运儿。

如果您在市一级政府机关工作,有司机为您开车,您应该值得庆幸。

如果您在县一级政府或党委工作,那您一定是县太爷,连乡镇首脑都享受司机二十四小时的服务,甭说您了。你该叩谢皇天厚土,然后大肆庆贺一下。

好了,废话不多说。司机小宫服务对象是一名监狱长。

有人不禁好奇:监狱长是什么东东?顾名思义,聪明人立刻明白那是管理监狱事务的长官。至于监狱长官至几品,有些人却是一笔糊涂账。

一般来说,监狱是处级建制。监狱长的行政级别自当是处级啦!各位读者,明白了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司机太多太多,无以计数,如果加上私家车司机和领取驾照的,相信司机队伍过亿。为上司开车的司机也是数以百万计,为政府官员服务的也有数十万之众。本文何以偏偏写司机?为何对给监狱长开车的小宫情有独衷?

各位读者,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司机是一份谋生的职业,领导是权利的掌管者。似乎,司机和领导就是开车和乘车、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种很简单的契约关系。现在有一些领导地位变了,架子也就大了,喜欢颐指气使的,给这类老爷开车似乎有受气的感觉,而且,司机的收入比政府的公务员低了许多。服务与被服务的地位是一尊一卑。可现实是,司机更乐意给领导开车,而且官阶越高越好。魅力何在?哈哈,有些读者猜出其中奥妙了吧!也有些读者不明就里。

司机,最为庞大的职业队伍,最容易受忽略的群体。

所以,我尝试性地将司机设置为本小说的绝对主角。

监狱,一个高素质的警察队伍和社会渣滓囚犯杂陈的圈子,一个封闭的社会。我相信,也就除了监狱,这个社会没有比监狱更集中身份、素质悬殊更混杂更密集的小社会了。从尊为最高行政长官的监狱长依次递减到普通民警,再到职工,连同羁押的囚犯,小宫所在的监狱上下有七千多号人。如果加上离退休的以及警察、职工的家属,这家监狱多达上万人。

小宫就在这个小社会里长大,生活工作至今,已有三十八个年头了。

翻开阅历,档案里记载,姑且称其为正史,小宫人生轨迹是单线的,从呱呱落地到初中毕业,然后留在监狱当工人,小宫没离开过监狱一天。如果提及野史,小宫的人生阅历是相当的丰富,而且富有人生戏剧性。

小宫父亲是国民政府旧警察,新中国成立劳改队时,父亲被改造成新中国劳改警察。父亲响应国家政策,一口气生育了六个儿女。小宫前头有三个姐姐两个兄长,他是老巴子,人称六子。从诞生之日起,到给首长开车前夕,六子就生活在囚犯之中。您说宫小六子人生阅历丰富不?自打给领导开车后,六子跳出车间、监狱圈子,视野开阔了,思想境界也是一天一个台阶。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万分崇敬的首长谆谆教诲。

人各一部书。伟人创造历史,草民编造野史。

小宫的阅历就是一部流传于坊间的白话故事。他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说到这里,我有必要提醒读者注意:既是稗官野史,都无从考证。您别费心思追本溯源了。

写司机,我不写小宫写谁?读者您吗?

您注意了没?小宫正听得得意着呢,悠闲地在后视镜里端详自己的五官呢!

闲话到此为止,因为小宫的服务对象来了。您可以悠闲地继续翻阅小宫的过往,而小宫可没时间陪您,他该掌握方向了。而方向,无论是在车流滚滚的马路上,还是在崎岖不平的人生道路上,丝毫不能偏向。否则,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车毁人亡。

如果您对小宫感兴趣,不妨欣赏他的开车技术,观赏流动风景。

小宫的前半生

身着便服的监狱长老刁拉开车门,面无表情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