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别闻了,快点上去吧,天要黑了。”

“催啥呢,我们这不是小心谨慎,不搞清楚不合常理的东西,以后会……”

“别唠叨了,动作利索一点!”小光有点不耐烦了。

“你们去吧,我不去了,我在外面等你们。”许少德面露难色。

“谁让你们往上爬了?”小光微微一笑,道,“你们会潜水吧,下面有一个通道,如果不会潜水,那就得往上爬了。”

“我两样都不会……”

“怕什么,你深吸一口气,跟着我下去!”我拍着许少德的肩膀,鼓励道。他这个人,爬山和下水,他肯定会选择下水的,虽然不识水性,但是我们的冒险中和水打交道的次数不少了,他多少学了点儿。我把雷公们恐怖化了一番,许少德吓得不停地哆嗦,他马上答应和我们一起下去,不愿意一个人留在峡谷之外。

湖水清澈,我们低头一看,水底的木头之间,似乎有一个黑洞。小光说,水下通道不长,大家不用担心,只需撑一小会儿。小光还说,通道是她自己发现的,乱石堆的底部有几个窟窿眼,正好可以从底下钻过去。

我们这一趟带来的东西都是防水的,买不到防水的也都滴了很多蜡在上面,可以在水里撑一段时间。我看水里透光性不错,所以没打算用手电。为了鼓舞士气,我第一个跳入了湖水之中,当湖水溅入嘴里的时候,居然是一股很酸的味道,甚至发苦。

这个味道和石头上的一样!

我有点诧异,但是随即就明白了,水中无鱼无虾,原来是因为水有问题!大河流入此处,本该带入水生物,可是湖里一片明朗,根本没有任何生物。大河的水我们已经在路上喝过,根本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这个峡谷或者湖底的某个地方了。

我吐了几口唾沫,担心湖水有毒,小光却二话不说,已经钻入了水中。我担心跟不上她,于是赶紧让其他人也下来,但不要吸入太多的湖水。因为许少德一直不敢下水,所以折腾到最后,我才和他一起钻入水中。

湖水在岸上看着不深,但是一钻进水里,这才发现,湖水深得有些让我发毛。乱石堆里,有一束淡黄的光线涌进来,我想那肯定是通往峡谷里的通道了。哪知道,许少德却在这个时候挣扎着,想浮出水面。这都到了通道前了,哪能让他回去,于是我赶紧把他塞进通道里,以免他脱逃。

倒霉的是,许少德的身子太过粗大,居然把通道给堵住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焦急万分,我水性再好也经不住他这么折腾啊。我推了又推,好不容易才把许少德弄出通道,这个通道七拐八岔,摸索了一分钟才找到出口,浮出水面的时候,许少德眼睛都白了。

我们终于进到了金竹峡谷!

这座乱石堆的后面,是一个大水潭,我们现在就在水潭里。水潭不大,只是溢出了一些水流,形成了一条小溪。峡谷中,有一条很深的河床,不过已经干枯了,看来崩塌引起的变化还不小。我的脸上全是醋酸一样的湖水,辣得眼睛发疼,好不容易抹干净了,却看到了一样很惊讶的的东西。

“这……就是他们说的……龙遗碑?”我们几个奇道。

我实在没想到,这个陈林口中的石碑会是这个样子!

所谓的石碑,是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石碑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山东曲阜的汉碑“孔庙碑”,还有南京附近的梁忠武王碑。眼前的龙遗碑,有一点违反常规,历史上的石碑都是又宽又扁平的,眼前的龙遗碑居然是三节节竹子的模样。

夜郎国崇拜的是竹子,据《后汉书》记载,关于夜郎国的起源有这么一段话:“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夜郎在西汉后期逐渐建立政权,而“竹崇拜”则成为夜郎的一种标志。

贵州遵义方言惯称“竹”为“金竹”,史上也记载夜郎王为金竹夜郎王,后裔们也姓金。这点和我倒是相同,只是我应该不是夜郎后裔。

石碑是三节金竹,圆柱体的表面上,刻有很多夜郎天书一样的文字符号。我一看就摇摇头,咱们又不是考古专家,怎么会看得懂呢,艾伯特连中文都讲不灵光,就更不认识了。小光走到石碑前,道:“你们不用摇头,上面说的是,这里是以前是夜郎国的藏宝之地,用来复国用的,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