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作品:类人

作者:王晋康

内容简介:

21世纪末,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类人工厂”,在这里,人类用纯技术的方法制造人类DNA并发育出类人,同时严格规定类人不得有指纹。类人工厂总工程师何不疑正值事业颠峰,却突然归隐乡间,留给世人一个难解之迷。

正文

资料之一:

……只要我们对世纪之交的科技进步作一次鸟瞰,就能闻到暴雨前的腥风。科学技术,这个神力无比的飞去飞来器,不再仅仅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它已折转身来变革人类。试管婴儿技术曾在伦理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如今风平浪息,它已成了医疗技术中的标准操作;克隆绵羊多莉激起了更强烈的地震,但余震犹在,克隆人类技术便瓜熟蒂落。科学家对人类的近亲——同为哺乳动物的老鼠——进行了成功的基因嵌接,在下个世纪,肯定将用这项技术去改造人类。至于用人工智能增强的“人机人”,相信在下个世纪必定会出现。

这些科学进步足够惊心动魄了,但若比起另一项尚在襁褓中的技术,它们实在微不足道。1997年1月2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著名的基因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说,他已完成了对20种最简单生物的基因测序,其中最简单的生命只需要不到300个基因,以目前毫微技术的水平来说,完全能用激光钳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排列原子,构成最简单的人造生命——想想吧,这是真正的、彻头彻尾的人造生命,它的制造不需借助任何“上帝的技术”,所以,当用“纯物理”方法制造的第一个生命问世后,上帝就可以彻底退休了。

(摘自科幻小说作家王晋康在1997年国际科幻年会上的发言)

楔 子

何不疑今天上班时特意提前了半个小时,他驾着氢动力飞碟来到“2号”上空,不过并没有马上降落。他推动操纵杆,小飞碟扶摇直上,一直钻到云层里。脚下是熟悉的家乡风光,西北一片崇山峻岭,西南是波平如镜的丹江水库,一条白带蜿蜒向南,这是汉水。东南有山势较缓的桐柏山,这是千里淮河的源头。几条磁悬浮高速列车和高速公路在东南方的南阳市汇聚,组成一个壮观的米字形。

小飞碟浮出云层,云层像河水一样平稳地向后流去,松软的云堆绵亘千里,被朝阳涂上艳丽的金红。有的云堆像瀑布,有的像乳房,有的酷似清朝的官帽,从锥形的圆顶上泻下一圈璎珞。何不疑忽然想到自己的童年,五十年前,他出生在八百里伏牛山中一个相当闭塞的小山村,童年时他是泡在奶奶的神话故事中长大的。那时他常常仰坐在山坡上,嘴里嚼着一根草茎,痴痴地看着蓝天上的白云,棉花状的,羽毛状的,奇形怪状的,白云在澄碧的天穹上悠悠飘着,无始也无终。彩云中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悬云寺、小和尚和人参姑娘?(悬云寺是一则美丽的神话传说,善良的小和尚和人参姑娘为了逃避恶和尚的迫害,把人参汤浇到寺院四周,借人参的神力使寺院升到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几位人参姑娘甘愿作了牺牲。)有时他甚至能真切地听到,云层中有清亮的小女孩的笑声!

如果他早生二百年,他可能会永远遐想下去,甚至向奶奶的神话中再添几勺浓汤。不过他是生在二十一世纪,他很快走出了山村,很快就在飞机上看到了真实的云层——于是,神秘感消失了。

消失的可不仅仅是对朝霞彩云的神秘感。如今他是世界上有名的生物学家,能把上帝的“最终的”魔术还原成精巧的技术——非常非常精巧,但毕竟是人类可以掌握的技术,在这里,神秘感也消失了。

他摇摇头,抖掉这些思绪。今天的浮想联翩是正常的,因为他的人生很快就要有一个大的转折。他决定提前退休,开始他的新事业,一项全新的、充满了未知和风险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新事业是对前半生的反叛。

飞碟下方就是“2号”,是地球上仅有的三个类人工厂中的第二个。它坐落在中国的中原地带,这儿到处是风化严重的丘陵和浅山,土壤贫瘠。不过,在合成食品占据人类食物的主流后,这里已退耕还林,葳蕤浓绿的植被严严地遮盖住红色的土壤,到处是小叶杨、柳树、榆树、板栗、柿树、乌桕、椿树……正是收获的季节,柿树上挂满了小小的红灯笼,栗子树上藏着浑身尖刺的毛栗子,麻雀、喜鹊和鹌鹑在浓密的枝条中叽喳着。而2号工厂恰如半埋在绿茵之中一个巨大的灰白色的鸟蛋。

一个漂亮的软壳蛋。超强度的碳纳米细丝结成的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