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偏将军,随我应敌!”

柘城城高垒深,从木柳到此之后,多次加固城墙,可谓固若金汤。

通常而言,攻城的方法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建楼橹,楼橹是一种较高的攻城器材,在地上建起高于城墙,而后从楼橹上向城内射箭,压制城上守军。一种是堆土山,就地取土在城墙边上堆积成山,而后翻进城去。再来就是挖地道,挖过作为地基的部分,爬进来。还有一种是驾云梯,高高的梯子架在城头,爬上梯子直接翻进城。这些法子原都是汉人发明的,鞑靼人是草原民族,原是不会的。但鞑靼侵入中原至今已有百年,即便过去不会,现在也都会了。

雷金哥毫不含糊,数管齐下,誓要取下柘城!

攻城发起,言节才发现离军本部比战报显示的要早到得多,此时攻城的正是那作为主力的十万大军!合了先锋共十五万!他原本计划使用“减灶计”,因而命人逐日减少旌旗数量,以迷惑敌人,不过此时看来是完全用不上了。潮水般的大军将柘城围住,靠近湾山的南门根本不是什么佯攻,卢江即便智计百出也很快吃紧。言节迅速分兵救助南门,这边借着几日来对柘城地势地形的了解,瓦解离军攻势!

这一场大战从天黑打到天亮,城墙上的每一个人都很疲惫,可是一旦放松下来,城池就将被攻陷。言节身经百战,很清楚人的精神是有极限的,如果超过疲劳的极限,守军很可能放弃守城,情愿坐以待毙。如今已经战了足足有三个时辰,之所以还在奋力抵抗,完全是出于平日的训练有素。在守军火油、滚石的夹攻之下,离军也并不好受,尸体在城下已经堆积成了尸山,堆上城墙的土山被鲜血浇了个透心,湿滑粘腻,已经很难下脚了。

“这样还不肯收兵,还真是不把人命当回事啊。”言节轻声说,而后振臂呼道:“离军已经很疲惫了!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在言节和卢江两方的指挥之下,兑军的损失确实要小得多。不过,离军如果撤去攻势,改成围困,一旦柘城断粮,一样会失守。柘城后方是起台镇,城中有兵五千,若是有一宿将率领未必不能解除围困,可是起台小镇又怎么会有宿将?

言节正在盘算的时候,突然接到奏报,“有一队骑兵从后方突袭离军,解了南门之围!”

“领兵的是谁?”言节问道。

“不知道,看服饰不像是我军的人!”传令兵说。

言节愣了一下,随即想到可能是援军赶到佯作其他打扮以便惑敌。

就在此时,守备南门的卢江已经带人杀出城去,不仅将南侧攻城的离军杀退,更是与言节所在的北门形成夹击之势,离军只得鸣金收兵。

离军退去,卢江等人缓缓入城。言节早下到城门前去迎接。当见到与卢江一同入城的人时,他心中不由一颤。这难道真是天助我也?这是派了天兵天将来帮他吗?

只见卢江并骑的人骑着一匹油黑锃亮的汗血宝马,马身健美修长,一看就是身强体健的宝马。马背上的人未着战甲,方经过鏖战却一身白衣胜雪,纤尘不染。他腰间是一条黄玉兽纹腰带,腰带上挎了一把宝剑,以万金之价的金丝楠木做剑鞘,剑鞘上镶嵌三颗粉白玉髓,端雅而不失贵气。再看那人面如冠玉,仪表风流,连牵扯马缰这样的小动作上都流露出堂堂天家贵胄的气焰。再眼拙的人也知道,马背上的定不是凡俗人等。

“你……!”连言节都仅能发出这样一个意味不明的字眼。

那人微微一笑,登时连太阳的光芒都显得暗淡。只听马背上的人从容说道:“不群,多年不见,是已不认得我了?”

——————————————————————————————

木柳:字子青,出场官拜偏将军。

谢玉:字若璞,太医令,隶属太常。

雷金哥:离国大将。

作者有话要说:

☆、不如相忆

梦里一直是那个低缓悠扬的声音,在她耳边轻柔而焦急的呼唤:“卿卿、卿卿……”

卿卿,那是对妻子的爱称,唯有亲密非常、感情深厚的夫妻才会这样称呼。曾经,他就是那样调笑的唤着自己,不论她反对多少次都没有效果。她曾因为这样的轻薄,整整半个月没有理他,他翻了半个月尉迟府的墙头来向她道歉,有一次被府内的家丁当成贼人,不仅当场拿下,还刺伤了他的手臂。以他的武艺,岂是区区家丁能制住的?他故意不做反抗,甚至受伤,只是为了让她明白,他那样唤她是认真的,并非轻薄的玩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