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呼延延宁早就知道兑军攻打郸县是想杀个回马枪,他舍弃郸县就是为了等这一刻。呼延延宁早在言节回兵的必经之路上布好埋伏,只待一网打尽。言节虽然提早察觉却免不了一场恶战。郸县往新语的路上多是平原,兑国的兵马与离国相遇半分好处也得不到。

新语城内文珑当即将台点兵,欲要以奇袭打乱离军阵势。

“不可!”就在众人领命要去时,拓跋北突然说道。

钟天瞪着他,撇撇嘴,心道:你这小人这个时候还敢说话?

文珑同样看着拓跋北,问道:“为何不可?”

拓跋北说道:“北院大……呼延延宁既然敢在半路截击太尉人马,定然会对我们城中的突袭加以防备,未等我军与言太尉会和就会被乱军剿灭。”

“刚才玙霖不是说了,我们假作奔逃迂回其后吗?”钟天不耐烦的说。

“那也不可,”拓跋北反对,“只要出城就是准备再万全也十分凶险。”

文珑对他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拓跋北道:“我们可以假作不敌,前去诈降,混入离军阵中,待两军鏖战时以旗为号,使兵卒在阵中大喊‘呼延延宁已死!’待军心一乱,便可轻易破敌。”

“就算如此,我等初降,呼延延宁如何能让我等入阵?”一直没有说话的木柳问道。

拓跋北对文珑说道:“末将自有主张。”

文珑微笑颔首,“既如此就由拓跋将军去吧。不过不必诈降,破离军两屯时,我曾收了些离国的旗帜铠甲,正好用上。”

“是。”拓跋北当即抱拳领命去了。

钟天见拓跋北走远,对文珑悄声道:“他想的倒和你没有明说的计划一样。”

文珑道:“人多口杂。不过,本来是想让你带人化妆成离兵的。”

“看来这次我可以在城楼上观战了。”

“恐怕不行。”

“还有其他事?”钟天问。

文珑偏首笑问:“多年不见,弓术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1。“离遣呼延延宁等回攻新语……伺间隙攻破两屯”:取自《三国志·吴书十一·朱然传》,选用有改动。

2。“徐母之书,仲德之笔”:《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程昱程仲德骗来徐庶之母手启,模仿字迹写信与徐庶劝其归降曹操。

☆、新年家事

尉迟晓听说拓跋北阵亡的消息时,她已经回到了云燕。据说拓跋北是在破离军时,死在乱军的流矢中的。

尉迟晓笑了笑,谁家的流矢能那么准正巧射中没有防护的脖子呢?

十二月的云燕被白雪覆盖,屋外的一切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天地间。一场雪下来,白了屋顶,白了树杈,白了青砖的庭院。与城中一色洁白的墙壁融为一体,连一点旁的颜色都看不到。

尉迟晓一个人也不爱动弹,仍旧住在叠翠园里。到了这冬天青竹上拢一层细雪,看上去寒寒凉凉的,冷到人的心里。

从她回来以后,谂儿仍旧从宫里接回来教养。也亏了有这个孩子在,不然空荡荡的山水楼阁在这冬日描画成一层一层的凄清,冻也要将人冻死。

尉迟晓推开望山楼的窗户,正能看见谂儿从湖边的旱舫经过,一路玩着雪,一路往这边跑过来。甘松就跟在他后面不远,远远的看着防着他脚滑落到湖里。

尉迟晓看着的工夫,谂儿已经一步一跳的进了楼里,跟着来的甘松对王妃行礼就退下了。

三清上前接过谂儿脱下来的皮帽。他身上穿着锦缎的外衫,里面是一件削得极薄的狐裘。妙音在另一边将他的狐裘脱下来,换了屋里穿的绒布里的宝石蓝绸缎衣裳。

谂儿在尉迟晓身边坐下,“还是屋里暖和,外面要冻死了。伯母,今天我们讲什么?”

尉迟晓看着这孩子,不由就露出了微笑,对他说道:“在宫里念了《韩非子》,今天你来给我讲一遍吧。”她在面前的方桌上摊开书本。

“我讲?”谂儿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

“嗯。”尉迟晓亲和应声。

唐谂低头小声说道:“我不知道怎么讲。”

“就从你喜不喜欢《韩非子》开始讲起吧。”

……

——————

和谂儿念了一回书,又吃了晚饭,尉迟晓给他讲了故事,让妙音送他回房里睡了。到了月明中天,尉迟晓才得出空来。

窗外的寒月已经快圆了,高挂在天空的东半边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