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趁势南下 (第1/2页)

虽然周瑜执意要向前冲,但是还被属下将领给拉住了,然后带领五千残军向东撤去。 江陵城内关羽军见大局已定,于是打开城门,出城解决周瑜他们抛弃的步卒。在袁熙和关羽军共同夹击下,残军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战斗结束,收获颇丰。 袁熙和关羽和关兴兄妹打一个照面后,拖着天雷炮和攻城器械向江水上的孙权舟师进行攻击。攻打敌军楼船的时候,袁熙把天雷炮的石球换成铁球。铁球的好处就是就够很好的攻击楼船,无论是侧面还是甲板,都可以击穿,不过根据距离的远近可以击穿的层数不同。离得近甚至可以击沉敌军的楼船。那种艨冲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中一个铁球,就基本上可以击沉了。 孙权舟师损失几条船后,赶紧也向江水东面逃去。江陵城彻底解围。 益州成都,刘备等人听说袁熙竟然亲自去支援荆州也是很欣慰,但是一听说只带了五千兵又捏了把汗。 “这晋公做事好像很不稳当。这五千人去做什么,能打败孙权的几万精兵吗?”突然众人又陷入困惑之中。 “真的假的,这...这有点儿戏,如果晋公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北方又会重回的曹操手中!” “他不是有四十万步卒吗,随随便便派出个十几万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为何只派了五千,加上之前的一万援军,也就一万五千兵。况且还是亲自出马,不更需要人多点吗?” 众人都表示不理解不明白。 正当他们继续讨论的时候,有个信使进来汇报,“蜀公,关将军所在的江陵城已经解围了!” “哦?什么情况?” “是晋公带着援军,把周瑜军打得惨败,据说他们消灭和俘虏敌军有三万多人。只有五千多人逃跑!”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显然众人有些不相信。 “晋公的队伍不仅击败了周瑜的队伍还击败了他们的舟师!” “袁熙他们也派舟师来了?” “没有,他们使用了那什么天雷炮,威力很强大,打沉了几艘船呢!” “天雷炮?火枪?”这些他们从未听过和见过的新兵器,最近经常被提及,先前的潘雄队伍的什么铁棒根本不是什么烧火棍,而是一种叫火枪的新兵器。 这些兵器听说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把敌人给打死打伤,威力强大。 这估计就是为什么袁熙可以用少数的兵马就能击败敌军。 在逃向东面的路上,周瑜残兵遇到了陆逊的残兵,两军汇合队伍变为八千余人,尚有一战之力,于是就带着大家放弃荆州江水以北的战场,转而向南方向行军。 此时南面的程普等人正在攻击赵云所在的衡阳。赵云被他们一再攻击,已经退守衡阳郡了。再向南退,就退出荆州了。 所以衡阳必须要守住,可是赵云的兵力越来越少,物资也越来越少。 得知周瑜军前往南面之后,关羽赶紧派人安排渡江事宜。 袁熙没有带工匠营过来,不然的话,使用桥船,只要半天时间就可以把所有队伍拉到江水对面。 这里袁熙体会了一下他们传统老旧的渡江方法,两天后才全部把队伍安排到对岸。 渡江之后,事不宜迟,袁熙关羽带兵继续向南行军。 “关将军,我这天雷炮队和攻城器械行军较慢,我把所有的骑兵交由将军来统领,可快速向南面行军,解除赵将军被围困的局面。”袁熙对关羽提议。衡阳距离他们还有一段路途,本来渡江就已经耽误了两天时间了,袁熙不想再因为器械而耽误时间,建议关羽带骑兵快速驰援衡阳。 “晋公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去!”关羽听从了袁熙的意见,带着五千骑兵率先向衡阳出发。 袁熙则带着物资,器械和天雷炮在后面继续保持不快不慢的行军速度。 荆州南面的地势多山丘丘陵,树林也多,水流湖泊多,这对器械行军非常不好,袁熙一边带兵一边考察了解地形。此地在北方比较少见,北方在袁熙心目中,要么是大山山连着山,要么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在平原上,骑兵可以任意驰骋,天雷炮和攻城器械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在山地上,或地势起起伏伏的,反而拖延队伍的行军速度,这些袁熙都记在心中,并盘算着如何做出对策。 “卫温,你说这些天雷炮能够怎么在这些起伏地势上快速行军?” “我觉得与其让人来推拉,不如让马匹来拉,一匹不够就两匹拉!” “但是这上下颠簸,会不会对天雷炮有所损害,尤其是下坡的时候,会不会滚落或者发生撞击的情况?”袁熙继续问道。 “国公,其实这天雷炮也可以做成可装卸的形式,行军时候,卸掉,让队伍扛着也好放在马车上拉也好,总之可以让专门的人护着。而这种固定在一起的,有时候确实不方便,尤其道路不够宽的时候。这天雷炮根本就过不去!”卫温说出自己的想法。 “好!不错!等回去后,你就做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是,国公!” 且说关羽骑兵前行,很快就到衡阳。此时周瑜和程普他们已经完成会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