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南京起硝烟! (第1/3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朝廷只管印制钱币,强制百姓认领,而百姓若是想用这些东西来买粮食?不好意思,拿银子、实物或以前洪武朝的旧钱来!湘王府发行的洪武通宝朝廷不认,那是皇帝陛下钦定的伪币。

各处酒肆、茶棚里也是吵翻了天,在这里吃饭的近百名商人,一致破口大骂管理宝钞印制的李芳英,连同曹公国府一起跟着挨骂,带着祖宗八辈的那种。

有胆子大的,喝了酒的,竟然还敢咒骂皇帝几句。以往碰到这情况,诸人尽皆走避。现在没有人会走,也没有人去官府告密。

大家都在京城讨生活,如今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大家心里还能没点谱?

“他娘的,想要钱就拿实铜铸造铜钱去,没钱却要一直拿纸发宝钞,还不准大家不认,我看有些人是想钱想疯了!”

“对啊,还不如明抢!恶心谁呢!”

“楚东家,你这就不懂了吧,铸造铜钱能赚多少?哪里有现在这样来的快,拿纸写!想要多少写多少!多方便,多省事?你敢不认!?总有招让你老实!”

“张老三这话倒是让我有了个好主意,造纸也是费钱的,浪费这么多纸干什么?直接将每一张都写成最大的钱,写上十万钱,岂不既省成本,又省事?”

“说你傻你就傻吧!人家可一直要脸皮的人,宝钞懂吗?宝钞也是有规制的,按洪武皇爷在世时候的规矩来才行。要不将来史官写书,说某年某月某日,上发宝钞十万钱,像什么话?”

“秦东家,别说了,当心被官差抓去吃牢饭。”

“老子还怕他姥姥的!?他敢用废纸强抢我们的血汗钱,老子就敢骂!官差不来还好,敢来,老子跟他们拼命!”

“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上登基不久,应该还不懂这些,肯定是朝廷佞臣蛊惑,蒙骗圣听,才会导致如今的局面。”

“谢东家,您家店铺都关门了吧?还在替某些人开脱。听说朝中的官老爷们都在捐献家资、命令部曲仆人参军,要不,您把宅子、两房小妾也都卖了,捐了算了,朝廷说不定还会褒奖您,名垂青史哪!”

“你们这些人,懂得什么忠义……”

“忠义?让你捐了你又不愿,满口忠义,还不是在这里抱怨!虚伪!滚出去!”

“对,虚伪的家伙,滚出去!”

叫骂一片的场面还算是好的,很多地方的酒楼、茶肆更是因为官差的介入而打成了一团,一时间京城里的各处监牢人满为患,实在关不下的,也只能打一顿了事。

可是,叫骂的人实在太多了。抓也抓不干净,打也打不过来,有些闹事的还是衙门里的吏员,应天府的官差面对上官、同僚,实在不好管束,只好任其叫骂。

说实话,要不是上面强压着,官差说不定都加入了闹事的行列,毕竟,除了官军,朝廷发给这些捕快、差役的俸禄也是这些个废纸,他们去买粮食也一样要自己往里贴几倍的钱,谁人心里能痛快?

这种混乱场面,直到五城兵马司实行宵禁才得以停息,可是,这也只是暂时性的压制。若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直到再也压制不住,彻底爆发。

朱允炆说自己不想当亡国之君,这话还真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别的不说,光是这件事,就是典型的亡国之君才会干的蠢事。

五十万两银子就把国家印制宝钞的权利给卖了,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事情吗?况且其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强军,而是打算用这笔银子册封太子,博马皇后一笑。

在两面用兵的情况下,强敌环伺的情形下,干出这么荒唐的事,还有脸说自己不想当亡国之君。

他还舍弃了一干能臣干将,把黄子澄、方孝孺这样的死书呆子当成了国之柱石,把李家三个纨绔子弟都当成了救命的稻草,隆重的古推毂礼,赐予天子斧钺,犹在眼前。

不得不说,朱允炆还真是慧眼识“英才”,建文朝不亡,还真是没天理了。

……

与南京城中的混乱相比,城外的湘军却是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朱久炎起了个早,披挂整齐,精神抖擞下令,击鼓升帐,然后向到场的诸位将领颁布作战命令。

接着就是众人各自回营,稍事洗漱,埋锅造饭。

湘军大营上方炊烟袅袅,遍布外秦淮河以及西边平地的湘军大营之中一片忙碌景象,有埋锅造饭的,有打磨刀剑的,也有准备弹药的,而在后面的军械储存地中,还有一批人在将湘王炮、襄阳炮、攻城塔、攻城云梯搬运出来,总之,各司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