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第1/3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攻占宁波城后,宁波府全境也相继被朱久炎率军占领。

梅殷被擒,江浙各地聚集起来的兵马全军覆没,江浙行省一夜变天,湘军的靖难旗帜飞扬于江浙各地的天空,震撼了江浙的所有人。

严州府六县、嘉兴府七县、湖州府六县、绍兴府八县,二十七城陆续被湘军攻占,一时间江浙剩余的其他府县尽皆人心惶惶。

紧接着,湘军船队突然从长江直抵江浙行省治所杭州府。

朱久炎指挥船队动作娴熟迅猛,徐忠率领的骑兵军团,和何耀祖率领的先锋军团于敌前登陆,在半日之内就接连攻占杭州府的仁和县、海宁县、昌化县,歼灭反抗守军,俘敌八百,斩首近千,知县、守将尽皆擒获。

然后,湘军的随船步军迅速登岸,跟随在徐忠、何耀祖两大军团的身后,沿着长江南岸向杭州城水陆并进。

孤零零的杭州城面对湘军的大举来攻,知府姚善依靠城池和三千守军誓死抵抗,仅仅坚持了半天的时间,就被攻破。知府姚善不屈跳城自杀殉国,朱久炎感其忠义,命人厚葬。

杭州城被占,杭州府下辖的其余县城闻风投降,湘军很顺利地占领杭州府全境。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朱久炎拿下整个江浙地域。

杭州战役的三天之后,台州府、金华府、衢州府三地知府,给杭州的朱久炎上表,请求举兵投诚于湘王府麾下,朱久炎大喜过望,通通来者不拒。

台州、金华、衢州三府的投诚,影响重大,意义非凡,整个江浙行省仅剩下处州府、温州府,地不过两府,兵不过两千,根本不可能抵挡湘军兵马。

湘王府占领江浙,已是大势所趋。

其实朱久炎在杭州城中接到台州、金华、衢州三府投诚消息的时候,自己也愣了,不过看到下面的郑赐舔着脸一副邀功的表情,他就全明白了。

曾经的江浙二把手不是白当的,郑赐脸皮虽然厚如城墙,但官场上的争斗却不是白练的,居然将台州、金华、衢州三府的知府与管军将领都发展成了他的心腹。

不愧是能爬上高位的人,除了比较无耻之外,手段是不缺的,能力也是够的,朱久炎算是见识了。

处州府、温州府两府的知府虽然想抵抗,但管军的将领们见大势已去,抵抗也只是徒增伤亡,自然领兵易帜,举起了湘军旗号,抓了包括知府在内所有文官,向朱久炎投诚。

自定海登陆开始,短短十天的时间里江浙风云变幻,真可谓是城头改换大王旗。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与江浙接壤的闽南、赣鄱、京畿三地的官员、士绅,连三地百姓都变得动荡不已。

最靠近大海、最安全的江浙行省居然被从海上远渡而来的湘军兵马给攻占了,不仅江浙全境被夺,就连梅殷与整个布政使的高级将官都被生擒。

从湘军兵马从定海登陆开始,直取鄞县,夺取宁波,再到各地府县的城府,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十天,就将江浙行省插遍了湘军的靖难旗帜,这让靠近江浙的城池感到惊慌失措。

江浙的情况差不多刚传入京城,在没有得到朝廷旨意的情况下,没有人敢胡乱动作,向江浙进兵,只能防御自守。

湘军靖难的由头虽然有些牵强,但是有太祖的祖训与皇室的身份在,也算是名正言顺。而江南地区承平日久,武备荒疏,地方兵马即便能够进兵,也只能是给湘军将军输送军功而已,说到底还是湘军的拳头足够大。

随着朱久炎继罢免大量的江浙官吏,在江浙慢慢稳固局势,任命心腹前往江浙各处府县,斩灭遗留下来的祸根,等彻底站稳脚步后,湘王府才算真是成为江浙真正的主宰。

而在这个过程中,江浙以外朝廷兵马根本无人敢乱动,只能乱着阵脚,默默观望湘军坐大。

朝廷兵马龟缩,有人却不能闲着,那个人便是统领朝廷水师陈瑄。他已经接到了陈佐的书信,儿子已经公开反叛朝廷,他要在朝廷做出反应之前有所行动了。

由于陈瑄已前做过漕粮大使,长江水师的一些将领,是与他在岳阳浴血撕杀而提拔上来的旧部,他便也没什么顾忌,连夜发出了召集令。

这些亲信将领们接到陈瑄的命令后都是兴奋异常,他们等待这一天已久!

他们个个穿戴整齐,等在帅帐,一见陈瑄进来,众将领纷纷上前拜见,皆目光灼灼地等待着陈瑄的命令。

陈瑄径直坐上帅椅,沉声道:“诸位与陈某,还有世子殿下都有过命的交情,咱们能够有今天,也都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